
前列腺疾病新理论精索静脉功能不全与治疗探讨
Gat和Goren提出精索静脉功能不全可能是前列腺疾病的病因,并通过硬化剂治疗。他们的理论虽有研究支持,但未被广泛接受,需更多研究和宣传。
-
近年来,前列腺疾病,特别是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给男性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前列腺癌是男性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而BPH则影响着大多数60岁以上的男性,导致排尿困难,甚至有恶变为恶性肿瘤的风险。目前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
-
有一种理论认为前列腺是性传播疾病的“守门员”,但这种解释似乎站不住脚,从解剖学位置和流行病学的相关性来看,这种理论缺乏强有力的支持。与人乳头瘤病毒和口咽癌之间大于10的风险比相比,性传播疾病和前列腺疾病的风险比仅在1-2之间。
-
大约十年前,两位以色列医生Gat和Goren提出了一种新理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原因可能是精索静脉功能不全。他们声称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并取得了积极的临床结果。他们的理论在同行评审的医学期刊上发表,但受到医学界的普遍忽视。
-
Gat和Goren的理论不仅仅针对BPH,还包括前列腺癌和男性不育症的首要原因——精索静脉曲张。他们的理论认为,如果早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被根除,而且筛查方法简单廉价。
-
Gat和Goren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机械性的:正常情况下,血液通过精索静脉从睾丸流向上方,并通过瓣膜阻止血液回流。随着年龄增长和磨损,这些单向瓣膜失效,导致血液反向流向下方的睾丸和前列腺。
-
回流的血液携带高浓度的睾酮,特别是高比例的游离睾酮(约正常浓度的100倍),这些睾酮直接作用于前列腺,促进前列腺细胞生长,导致BPH或前列腺癌。同时,高压的回流血液还会导致睾丸缺氧和阴囊静脉肿胀(精索静脉曲张)。
-
该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给予男性睾酮似乎不增加前列腺癌风险(外源性睾酮会抑制自身睾酮生成,减少有害回流),以及为什么低睾酮水平反而与前列腺癌相关(回流损伤睾丸导致睾酮下降,但剩余的睾酮通过回流直接输送至前列腺)。
-
Gat和Goren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导管将硬化剂注入精索静脉,使其永久闭塞。由于身体存在其他静脉通路分担血流,这一操作可行。关键在于要完整地治疗双侧精索静脉以及所有侧支循环。
-
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一个“设计缺陷”?Gat和Goren解释说,这是因为人类改为直立行走的时间相对较短,在进化过程中,这个问题还没有足够的时间被自然选择消除。
-
然而,该理论在流体力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Gat和Goren认为精索静脉底部压力远高于其他静脉,但忽略了重力对动脉和腹腔内其他静脉的影响。
-
虽然Gat和Goren对驱动回流的压力差计算可能有误,但医学界普遍承认当瓣膜失效时,精索静脉确实存在回流。这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流体动力学解释,例如心脏跳动和呼吸引起的周期性压力变化。
-
最近的一项研究(Alyamani 等人)测量了前列腺癌患者背部静脉和前列腺组织中的睾酮水平,发现这些水平远高于外周血水平,这支持了Gat和Goren的理论。尽管统计学关联性初看起来不强,但考虑到睾丸是周期性分泌睾酮的,这些测量结果与睾酮高浓度血液回流是一个普遍现象的解释是相符的。
-
Gat和Goren甚至尝试用他们的治疗方法治疗早期前列腺癌,并且报道了显著的疗效,部分患者癌症消失。
-
尽管治疗原理简单并且有潜在的巨大益处,但目前尚未得到医学界的广泛接受和推广。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包括:大多数新医学理论都是错误的;缺乏专利激励;非热门研究领域;医疗体系的惯性;医疗事故法律的风险;保险不覆盖“实验性”治疗;以及医生广告限制等。
-
筛查这种疾病的方法相对简单且廉价:使用热像仪或液晶温度计测量男性坐着或站立时睾丸温度与躺下时的差异。这比寻找精索静脉曲张的症状更敏感。
-
虽然Gat和Goren的临床诊所可能已经关闭,但德国的一家诊所曾复制了他们的研究。然而,要处理全球如此常见疾病的需求,仅靠个别诊所远远不够。
-
根据Gat和Goren最新的论文,他们的治疗效果并非永久性的,新的静脉旁路会随着时间重新生长,导致问题复发。再次治疗的难度尚不确定。
-
推广这项理论需要医学界和科学家的积极介入。目前,即使信息公开,普通患者也很难理解其中的技术细节,只有通过更多的研究和宣传,这项可能颠覆前列腺疾病治疗的理论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