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曼: 哎,今天咱得聊聊阿里云那个Qwen3,说是国内首个开源的“混合推理”大模型,这“混合推理”听着挺玄乎,到底是个啥玩意儿?比咱们平时说的大模型厉害在哪儿啊?
原野: 嗯,Qwen3这次确实有点东西。这个“混合推理”啊,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人脑的两种模式,就是快思考和慢思考。简单来说,就像你查个天气预报,嗖一下就出来了,但你要写篇复杂的论文,那大脑不得好好琢磨琢磨?Qwen3就有点这意思,遇到简单任务用“快思考”,复杂任务就切换到“慢思考”。
晓曼: 哎呦,这比喻挺形象!那这Qwen3开源了几个版本啊?听说开源版本多用起来也方便。
原野: 这次一口气开源了八个版本,从几十亿参数到最大的235B都有。而且旗舰版Qwen3-235B-A22B,听说在很多指标上都超过了DeepSeek-R1,更牛的是,它参数还更少!还有个MoE版本,Qwen3-30B-A3B,这个更厉害,激活的参数更少,成本更低,但是效果更好。
晓曼: 那这MoE版本,是不是就像以前要十个人干的活,现在三两个人就能搞定?
原野: 你这理解很到位!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是专家,擅长不同的领域。比如,数学问题交给“数学专家”,写作交给“写作专家”,不用所有人一起上,效率就高了。
晓曼: 厉害厉害!那它为啥要开源呢?听说Qwen系列下载量都破3亿了,衍生模型十万多个?这数据也太夸张了吧?
原野: 可不是嘛!阿里云的大模型负责人周靖人说了句大实话:“不开源风险反而更大!”你想啊,开源了大家一起研究,才能更快进步,甚至超越那些闭源的。
晓曼: 哇,原来开源是为了更快进步啊!那现在市场反应咋样?有没有人真正在用?
原野: 那可多了!据说苹果都选它当中国的大模型合作伙伴了,还有李飞飞团队,拿它来训练低成本的推理模型。一些做智能Agent的公司,比如Manus,用Qwen3做决策规划,直接就上线了。
晓曼: 看来真挺火啊!那阿里云在AGI这条路上,下一步准备怎么走?
原野: 阿里云想把大模型和云计算绑在一起,目标是让模型能“自我反思”、“自我纠错”,还能多模态感知和在线学习。就像给大脑插个USB接口,随时更新知识,永不停机。
晓曼: 哎呦,听你这么一说,感觉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原野: 是啊,但周靖人也说了,搞科技研发没啥捷径可走,得有前瞻性,还得坚持自己的节奏。今天看到这些成果,其实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晓曼: 总结一下,Qwen3打破了国内开源“大模型”的空白,引入了“快慢思维”的混合推理,参数更优、成本更低,还加上阿里云的强大云生态和开源策略,连苹果、学术界都来合作,这盘棋下的挺大!
原野: 没错,开源+混合推理+生态联动,这才是真正的“创新加速度”!
晓曼: 感谢你今天给咱讲得这么明白!
原野: 不客气,下期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