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曼: 哎,咱们今天聊点啥?我想起之前看的电影搜索,还有那本弱传播,就觉得挺有意思。你说,怎么一个公交车上让座的小事儿,就能在网上闹得天翻地覆,最后还搞出人命?
原野: 哎哟,这可太常见了,典型的舆论放大效应嘛。电影搜索不就演了嘛,大家眼睛看到的就那么一丁点儿,根本不知道背后发生了啥,然后就开始瞎起哄,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晓曼: 欸?这雪到底是怎么滚起来的?不就让个座嘛...至于吗?
原野: 嘿!现在是啥年代?信息爆炸啊!你随便一条弹幕,根本没验证过,评论就哗啦啦来了。人云亦云,那不就是网络暴力的温床吗?我跟你说个真事儿,有回我发了个挺中肯的吐槽,结果被人家断章取义,立马被骂上热搜。
晓曼: 我明白了!就是说,大家都没搞清楚状况,就开始瞎喷呗?
原野: 可不是嘛!邹振东老师在弱传播里总结了舆论的四大规律,第一个叫“弱者优势”。
晓曼: 弱者优势?啥意思?
原野: 就是说,你在现实生活中再牛逼,一上网,也容易被人“撬”下神坛。比如说吧,“咱当兵的人”唱颂歌没问题,“咱当官的人”试试?保证被骂成筛子。
晓曼: 嚯!这倒是挺有意思。“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
原野: 哎,你还唱上了?总之,弱者在网上更容易博得同情,就算有点小毛病,也比那些寸步不让的强势人物受欢迎。
晓曼: 那第二个规律是啥?
原野: “情感强势”!在舆论场,大家根本不跟你讲道理,讲的是感觉!所以那些鸡汤文能刷爆朋友圈,学术论文呢?扔水里连个泡都冒不出来。
晓曼: 这倒是真的,我天天刷朋友圈,谁还看那些长篇大论啊...
原野: 第三条是“轻者为重”。小道消息、娱乐八卦满天飞,大家就喜欢这种快餐式的信息。聊八卦,那可比研究政治轻松多了。
晓曼: 哈,可不是嘛,最近那个明星绯闻,比我考试还紧张。
原野: 最后一个是“次者为主”。舆论更喜欢小缺点、小叛逆。你看看,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不是比那个光明磊落的玉皇大帝更吸引人?
晓曼: 哇!原来是这样!那这些规律在网络暴力里又是怎么体现的呢?
原野: 你越想遮掩什么,别人就越要挖出来;你一旦露出一点小破绽,立马就成了最热门的话题。就像打麻将,你手里攥着一张王牌,藏得越紧,越容易被人看穿。
晓曼: 哈哈!这比喻太生动了!那我们普通人应该怎么防范啊?别一不小心就被卷进去了。
原野: 第一,不跟风,不盲目转发;第二,多从不同的渠道去核实消息;第三,别随便点赞和评论,特别是那些标题党,一看就是带着情绪的。
晓曼: 嗯,简单粗暴,但是有用。那最后,你觉得这本弱传播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
原野: 它对弱者来说是个武器,能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对强者来说是个助力,能拉近和普通人的距离。掌握了它,你就不会再被舆论当空气摆布。
晓曼: 哎,今天真是收获满满!总结一下,电影搜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弱传播教我们玩转舆论。大家看完电影和书,一定要保持质疑和冷静啊!
原野: 没错,在舆论的世界里,保持独立思考,比什么都重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