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曼: 哎,最近 OpenAI 又搞事情了,听说他们本来想转成营利公司,结果又说不转了,继续维持非营利董事会控制。你说这是唱的哪出啊?我都快蒙圈了。
原野: 嘿,这事儿确实挺戏剧性的。你想啊,OpenAI 一开始就是打着非营利的旗号嘛,后来搞了个“有限营利”公司,想兼顾赚钱和搞研究。现在又彻底回到解放前了。
晓曼: 哎呦喂,这是咋了?是被网友骂怕了吗?还是说律师函警告太多,扛不住了?
原野: 都有点儿意思。首先,那些专家啊,学者啊,老说 OpenAI 这“有限营利”模式不地道,背后肯定有风投大佬操控,怕他们把人工智能给玩坏了。再说了,加州和特拉华州的检察长办公室也盯着他们呢,合规风险一大堆。
晓曼: 等等,加州检察长管AI公司治理?这得是多大的事儿啊?我感觉我来到了美剧的剧情里。
原野: 可不是嘛!就跟你开个连锁餐厅,突然政府跟你说,你必须公开账本,不然就吊销你的营业执照!监管部门盯上了,那各种法律诉讼就像下饺子一样,一个接一个来。
晓曼: 哎呦,那 Elon Musk 肯定没闲着吧?他之前不是也起诉过 OpenAI 吗?
原野: 那肯定的!他 2023 年底就告 OpenAI 变卦,说好的非营利,怎么能说变就变?现在这官司还没完呢,估计马斯克是铁了心要跟他们杠到底。
晓曼: 哈哈,这就像房东突然涨价,还说合同没问题一样,谁不生气啊?
原野: 没错!更何况 OpenAI 原来的计划是让 Altman(山姆·奥特曼)拿股份,投资人的回报上限也要取消,这不就是赤裸裸的“真·有钱人游戏”嘛。
晓曼: 那他们最后为啥又怂了呢?咱听众肯定想知道他们到底在哪儿翻车了。
原野: 一方面,舆论压力太大,另一方面,那些大金主也开始犹豫了。像日本软银,之前说要投 300 亿美元,条件是 2025 年底前 OpenAI 要变成完全营利性实体。要是没达标,就要把投资额砍到 200 亿。
晓曼: 哇塞,这数字…软银也变脸?
原野: 可不是嘛。资金就像钓鱼,大鱼上钩了,你要么放线让它跑,要么就收线。现在 OpenAI 觉得风险太大,不如先稳住非营利的壳,慢慢和各方磨合。
晓曼: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打算把那个营利公司,变成一个公益公司(PBC)?这是啥操作?
原野: 没错, PBC 的全称是 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介于营利和非营利之间,必须把“公益使命”写进公司章程,不能光想着赚钱。就好比一家书店,既要卖书,也要搞文化活动,不能只盯着利润。
晓曼: 哎呦,原来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我一直以为要么是纯赚钱的,要么是做慈善的,没想到还有个中间状态。
原野: 现在这种折中的方式越来越流行了,能满足各方的期望。OpenAI 这么做,也算是给其他的 AI 创业公司打了个样儿。
晓曼: 总结一下,就是在各种压力、诉讼和融资条件下,OpenAI 放弃了原来的计划,继续由非营利董事会管着,同时转成公益公司,未来的路还得慢慢摸索。
原野: 没错,核心就是“保持初心,稳住阵脚”。至于以后会怎么发展,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晓曼: 好嘞,那我们下期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