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曼: 哎,今天咱聊点啥呢?我琢磨着,要不聊聊职场里那些“爱称”?就那种,什么“小王”、“老李”之类的,听着挺亲切,但总感觉…水挺深的?
原野: 你说的太对了!别看就是个昵称,背后门道可多了。往小了说,影响心情;往大了说,那可是关系到你在公司的地位,甚至能不能安心工作。
晓曼: 哟,这么玄乎?我这种职场小白,赶紧恶补一下。这昵称…到底咋影响权力关系和安全感了?
原野: 这么说吧,你想想,谁给谁起外号,这事儿本身就带着信息量。打个比方,你老板突然开始叫你“小可爱”,你第一反应是啥?
晓曼: 我…我得琢磨老板是不是要给我穿小鞋啊!是不是最近工作哪里没做好?或者…有什么别的“惊喜”等着我?
原野: 哈哈哈,差不多就这感觉!研究表明啊,领导给员工起昵称,员工心里往往会觉得有点不自在,好像自己被贴了标签,甚至感觉权力被压制了。
晓曼: 那反过来呢?员工给老板起外号,比如背地里叫“老大”、“X总”,这算啥?
原野: 这情况就不一样了。员工主动用比较亲昵的称呼叫上司,反而能提升他们的参与感,觉得自己的意见能被听到。就像朋友之间互相“损”,其实是关系好的表现。
晓曼: 哎,我明白了!是不是职级差距越大,这昵称的影响就越大?
原野: 没错!尤其是在层级分明的企业,领导随便一个称呼,下面的人都得掂量掂量。之前我一个朋友,在外企,老板突然叫他“Tony”,他回家琢磨了一晚上,觉得自己要被边缘化了。
晓曼: 哈哈哈哈,太真实了!那公司到底该咋管这个事儿?干脆禁止起外号?
原野: 也不能一刀切。专家建议啊,首先,得立规矩,在员工手册里明确昵称使用的规范。其次,得看公司文化,扁平化管理的可以稍微随意点,等级森严的就得谨慎。
晓曼: 也就是说,先划定“游戏规则”,不然大家玩着玩着就容易出事。
原野: 对!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别自作主张。你想给别人起外号,最好先问问人家愿不愿意,舒不舒服。
晓曼: 那必须的!强扭的瓜不甜嘛!诶,你之前说有个教授的例子,是咋回事儿?
原野: 哦,那个事儿挺有意思。有个教授,名字比较难念,他的学生就直接叫他“Professor CMO”,就是“首席营销官教授”的意思。教授自己觉得挺好,说这拉近了师生距离。
晓曼: 嚯,这例子不错!既平等又专业。
原野: 对啊,说明昵称用对了,真能增进关系。
晓曼: 好了,说了这么多,最后咱总结一下?
原野: 没问题!职场昵称这事儿,不能随便来,得考虑谁给谁起、职级差距、公司文化等等因素。最关键的是,别想当然,要尊重对方的感受。
晓曼: 简单来说,昵称是把双刃剑,用好了是润滑剂,用不好就是绊脚石!
原野: 没错!职场小名儿,用好了也是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