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抬头”别慌!钟南山院士:6月底前结束,新型疫苗药物在路上
May 20
FromDeepSearch
FromDeepSearch
新冠疫情再现,3月以来小幅上升,南方高于北方。钟南山预计6月底结束,主因为奥密克戎变异株。高龄及基础病患者需关注,特效药可预防重症。
- 新冠“抬头”: 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再次引起关注,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3月以来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 数据说话: 3月1日至3月31日,全国新增确诊56286例,死亡7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3月底的7.5%升至5月初的16.2%。
- 区域差异: 南方省份阳性率高于北方,部分省份增幅趋缓。
- 钟南山院士发声: 南方正接近高峰,预计本轮流行6月底前结束,持续6-8周。不必恐慌,整体可防可控。
- 全球趋势: 多国阳性率增加,如香港、新加坡、英国等。香港死亡病例中,83%以上是65岁以上,90%以上有并发症。
- 流行毒株: 主要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亚分支,中国本土病例主要流行XDV系列变异株。
- 新型变异株KP.2: 传染性更强,世卫组织列为监测中变异株,但中国本土占比极低,致病力尚无明显变化,症状仍为轻型和无症状。
- 症状表现: 早期症状与之前相似(发烧、头痛、疲劳、嗓子疼),但“刀片嗓”和咳嗽更明显。XDV传染性强,致病力相对较弱。
- 院士建议: 65岁以上且有基础病的老年人需重点关注,感染后48小时内尽快服用特效药(来瑞特韦、先诺特韦、民得维),避免发展为重症。普通人群对症治疗即可,奥司他韦不可用于新冠。
- 个人防护: 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加强室内通风。
- 疫苗研发: 国内正在研发多价mRNA疫苗、亚单位蛋白疫苗等广谱疫苗,可预防多种变异株,即将上市。
- 药物进展: 多种国产抗新冠病毒药物上市并纳入医保,但尚无证据表明适用于0-5岁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