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嘿,最近老听人说,人工智能时代,企业的“护城河”变了,不再是以前那套“人多力量大”的逻辑了?
晓曼: 可不是嘛!以前都说,谁家用户多,谁就牛,网络效应在那儿摆着。但现在AI这么火,光靠用户数量,好像不太灵了。
原野: 哎?用户多还不灵?那靠啥?难不成靠烧钱?
晓曼: 烧钱那都是短期的。你想啊,早些年Google厉害,是因为他们的PageRank算法,通过网页之间的链接关系来判断哪个网页更重要。但后来他们发现,用户自己用脚投票更厉害!
原野: 用脚投票?细说!
晓曼: 就是用户点击哪个、躲开哪个,这些数据积累起来,算法就蹭蹭往上涨,后来者想追都追不上。就好比,你教小孩儿学说话,你得知道他哪句话说对了,哪句话说错了,才能不断纠正他,对吧?AI也一样。
原野: 噢,我好像有点明白了。也就是说,光有算法还不够,得有用户真实的操作反馈才行?这和咱们常说的大数据有啥区别?数据不就是石油吗?
晓曼: 石油是石油,但关键在于怎么用!AI时代,强调的是“使用数据”,也就是跟用户互动。这就好比,你有一大堆原油,不如你把它提炼成汽油,再加到车里跑起来,更有价值!
原野: 这比喻好!所以说,企业要怎么做,才能在AI时代建立自己的护城河呢?
晓曼: 关键是赶在“数据增长曲线”的拐点之前,把用户留住,让他们多用、多试。就像玩游戏,你先练级,刷到一定程度,别人再来玩,就追不上你了,因为你的系统已经积累了别人没法轻易复制的数据。
原野: 这么说,就算别人抄了你的算法,也拿不到你沉淀的用户行为数据,训练出来的模型质量肯定差一截。
晓曼: 没错!你想想,你要做一个医疗AI,光靠网上扒拉的公开数据,能行吗?肯定不行!你得有顶级医院的真实病例、医生的诊疗记录,这些才是最宝贵的。
原野: 听你这么一说,感觉我手里那点“冷数据”根本不值钱啊!总结一下,AI时代,护城河不再是孤立的算法,也不仅仅是用户数量,而在于能积累到多深、多精的用户互动数据?
晓曼: Exactly! 企业要想长期占优势,就得快速跑过拐点,让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形成正循环。
原野: 明白了!那今天就先聊到这儿,下次我们再来聊聊,数据隐私和合规怎么跟这条护城河相互博弈。感谢大家的收听!
晓曼: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