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嘿,你有没有觉得夏天一会儿热成狗,一会儿又突然冰雹乱砸,感觉老天爷心情不太好?
晓曼: 那可不,冰雹这玩意儿,看着像冰块,砸下来那可是真疼啊!最近美国有个大项目,叫ICECHIP,专门研究这“从天而降的硬家伙”。
原野: ICECHIP?听着像个芯片的名字。他们怎么研究啊?难道开着车追着冰雹跑?
晓曼: 你还真说对了!他们就是开着装满仪器的车,跟电影里追龙卷风似的,满草原跑。有时候还放无人机,甚至还有专门抓冰雹的“漏斗”。
原野: 抓冰雹的漏斗?这听起来有点科幻啊!他们想研究啥呢?为啥有的冰雹像绿豆,有的却像拳头?
晓曼: 这就得说到风暴内部的秘密了。你想啊,冰雹在云里就像坐“碰碰车”,撞一下就裹一层水,越滚越大。
原野: 碰碰车?这比喻挺逗的!那风速、温度啥的,哪个更重要?
晓曼: 都重要,但风速就像发动机,把小冰雹往上送,让它能一直“挂机升级”。湿度高,水汽足,温度又正好在零下十几度,那冰雹就长得快了。
原野: 挂机升级,哈哈!那ICECHIP研究出啥成果了?
晓曼: 他们发现气压突然变化的时候,云里的冰晶更容易抱团。对了,还有个趣事,有个研究员还被冰雹砸了车顶,后来这事儿还启发他们改进车顶材料了呢!
原野: 哇,这真是“现身说法”啊!那这些研究对我们普通人有啥用?
晓曼: 用处可大了!比如能改进屋顶材料,更抗砸;果园能搭防雹网,保护果树;太阳能板的角度也能调整,减少损失。美国每年光冰雹就能造成几十亿美金的损失呢!
原野: 听你这么一说,感觉以后得给房子也穿个“铠甲”才行啊!
晓曼: 哈哈,差不多就是这意思。ICECHIP就是想让我们更了解冰雹,更好地保护自己。
原野: 明白了!下次打雷下雨,我得赶紧看看天气预报,做好防雹准备。感谢你的讲解,咱们下期再见!
晓曼: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