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stenHub
46
6-10原野: 最近“内卷”是真让人头大,但仔细想想,外部环境变化更快的时候,啥稳定啊、可预测性啊,感觉都成泡沫了。你对“反脆弱性”这词儿怎么看?
晓曼: “反脆弱性”这概念,还得说是塔勒布那老哥厉害,他觉得在这个黑天鹅满天飞的世界里,光想着稳定和抗压根本不够用。咱得有那种从波动里捞好处,越打击越精神的能力。就像尼采说的,“打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原野: 这话绝对是真理。那咱们在追求效率和优化的时候,怎么才能不瞎迷信预测和控制,免得把系统搞得一碰就碎?
晓曼: 说白了,预测那玩意儿给你的安全感都是假的,真正风险都藏起来了。与其天天算命,不如搭个能自己调整的架子。比如说,搞产品研发的时候,留点儿空间试错,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就算预测错了,也能灵活调整,把危机给化解了。
原野: 听着挺有意思哈。我先捋捋,这个“反脆弱性”跟“脆弱性”、“弹性”到底有啥不一样?
晓曼: 脆弱就是你亏的比赚的多,像玻璃杯,啪一下就碎了;弹性呢,赚的和亏的差不多,像钢杯,摔不坏,但也变不成金刚;反脆弱就好玩了,它是能从冲击里捞好处的,像九头蛇,砍一个头,长俩!
原野: 这“凸性”的概念,能不能更接地气点儿?来点儿生活例子呗?
晓曼: 就说咱们去健身房练深蹲,肌肉纤维受点儿小伤,然后身体就拼命修复,合成更多蛋白质,让你变得更壮。这就是波动带来的好处,小损伤换来大收益。
原野: 那在工作和生活里,怎么判断一件事是脆弱、弹性还是反脆弱呢?
晓曼: 你就看它对波动的反应。损失大于收益,那就是脆弱;损失和收益差不多,就是弹性;小损失换来大收益,那就是反脆弱。比如你只会一个技能,行业一波动就完蛋,这就是脆弱。但你会好几个技能,组合起来就抗揍多了,更接近反脆弱。
原野: 这么一说,“反脆弱性”就不那么玄乎了。再来点儿案例呗,我爱听故事。
晓曼: 自然界里,生物进化经历了无数次大灭绝,但每次都让活下来的物种基因突变,更好地适应环境;公司运营里,大公司会砍掉亏钱的业务线,断臂求生;小公司呢,就靠快速试错、灵活调整,反而更有生命力;还有,你想啊,有时候你越想压住谣言,它反而传得越广,这也是一种反脆弱现象。
原野: 要是把“反脆弱性”用到教育或者医疗上,能有啥新思路?
晓曼: 教育上,可以搞点儿小型的开放式项目或者比赛,让学生在失败里学东西;医疗上,可以靠持续的临床试验和数据积累,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别想着一口吃个胖子,搞啥大规模推广。
原野: 接下来我想好好聊聊怎么才能拥有“反脆弱”的能力。第一个方法是“杠铃策略”,对吧?
晓曼: 没错。就是把80%到90%的资源放在绝对安全的地方,留10%到20%去冒高风险、追求高回报,别在中等风险的地方瞎晃悠。你看刘慈欣,没火之前在单位拿死工资,然后把业余时间全砸在写作上,这就是典型的杠铃策略。
原野: 在现实生活或者企业管理里,怎么才能把这两头的比例给平衡好呢?
晓曼: 这得看你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和有多少本钱。刚起步的团队可以多放点儿资源在安全的地方,等攒够了家底儿,再加大冒险的力度。关键是定期看看收益和损失,别让比例失控。
原野: 第二个方法是拥抱波动性,积极试错。
晓曼: 没错!在可控的范围内,主动搞点儿小冲击,通过大量的小实验来获取信息。你看航空业,每次出事故都会改进安全系统;创业公司呢,就靠快速迭代,从错误里吸取教训,把风险分散到多个小项目里。
原野: 怎么才能设计一个既能试错又能控制风险的机制呢?
晓曼: 你可以把实验分成几个阶段,先验证核心的假设,再慢慢扩大规模,给每个项目都设定一个失败的上限,保证一次失败不会把整个系统都搞垮。
原野: 下一招是获取选择权。
晓曼: 选择权就是你花小钱,给自己留一个未来赚大钱的机会。金融期权就是个例子。在生活里,保持学习,积累人脉,都是在给自己创造更多的选择权。
原野: 那怎么判断哪些选择权值得投资呢?
晓曼: 你得看看潜在的收益和成本哪个更划算,优先选择那些损失可控,但收益没有上限的机会。
原野: 第四招是建立冗余。
晓曼: 冗余就是备胎,包括财务上的备胎和能力上的备胎。公司和个人都应该留点儿备用资金,同时发展一些互补的技能,关键时刻能顶得上。
原野: 冗余听着有点儿浪费啊,怎么才能兼顾效率呢?
晓曼: 你得先找到系统的瓶颈和容易出问题的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增加冗余,别瞎扩张。
原野: 还有承担风险,也就是Skin in the Game。
晓曼: 当决策者必须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的时候,他就会更谨慎,更负责。这种机制能减少道德风险,让系统更健康。
原野: 最后一招是Via Negativa,识别并且消除脆弱性。
晓曼: 有时候,不是说要加多少功能,而是要减少复杂性。简化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依赖,能大大降低系统崩溃的风险,也能让剩下的部分更具反脆弱性。
原野: 在现在这个变化飞快的社会里,咱们怎么才能把“反脆弱性”融入到个人发展和组织管理中,实现可持续增长呢?
晓曼: 对个人来说,你得不停地学习和试错;对组织来说,要建立分散决策、鼓励责任承担和精简流程的机制,这样才能在每次挑战中不断优化,最终实现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