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晴: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特有意思的事儿?咱们现在刷社交媒体,是不是感觉周围的声音越来越像自己了?就好像一个大型回音壁,除了自己的回声,啥也听不见。这是咋回事儿啊?
子墨: 哈哈,你这发现可太到位了!这背后啊,藏着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我们管它叫“傻子共振”。说白了,就是人嘛,为了找个组织,找个归属感,会不知不觉地跟着大部队走,哪怕那事儿听起来、看起来都有点儿荒谬,甚至有点儿蠢。
高晴: 嗯,听你这么一说,感觉有点像那种……集体无意识,大家都在梦游,然后还达成了一致?
子墨: 差不多就这个意思。你看,社会学家戈夫曼老早就点破了,人干这事儿,不一定真是觉得那荒谬的行为有多对,更多的是心里痒痒,想被群体接纳,想跟大家玩儿到一块儿去。说到底,这不就是一场“我明知道你在忽悠我,但我还特愿意被你忽悠”的默契大戏嘛。
高晴: 那这事儿,互联网在里头扮演了个啥角色啊?感觉它就是个超级催化剂。
子墨: 可不是嘛!互联网简直就是这个“傻子共振”的超级放大镜,还是带滤镜的那种。它这算法可精明了,能把那些原本散落在天涯海角、想法有点儿“偏”的人,特别精准地给你圈到一块儿。然后你再看看社交媒体上的“拉黑”、“取关”功能,那简直是帮你把所有不顺耳、不一样的声音,统统给过滤了个干净。
高晴: 哎呀,结果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舒舒服服地窝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感觉自己就是宇宙的真理代言人,全世界就咱最明白,其他人都是糊涂蛋。
子墨: 没错!你看,一个完美的“信息茧房”和“认知闭环”,不声不响地就这么给你搭建好了。但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这种群体性的“集体犯傻”,你猜怎么着?一百多年前就有人把这事儿看得透透的,精准预言了。
高晴: 哎呦喂?一百多年前?谁啊?这么神?简直是穿越来的预言家啊!
子墨: 就是那位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他在乌合之众这本书里,简直就像是开了天眼,拿着一个超高清望远镜,把咱们今天的网络生态,看得那叫一个门儿清。
高晴: 那他具体是怎么说的呢?快说说,我这好奇心都快爆炸了。
子墨: 勒庞就说了,人啊,一旦一脚踏进群体里,那独立思考的能力,咔嚓一下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度的、让人头皮发麻的同质化,甚至他直接管它叫“愚蠢的一致性”。
高晴: 这话听着是有点儿扎心,但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没法儿反驳。你看现在网上那些所谓的“辩论”,到最后不都成了纯粹的情绪宣泄和站队表演嘛,根本没人在乎事实。
子墨: 你看,这可就是勒庞理论最核心的精华所在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群体骨子里追求的,压根儿就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那种极端的、能把人点燃的情绪,还有那种集体编织出来的幻觉。他甚至说,群体最最深层的心理需求,根本不是自由,而是——服从。是不是听着有点儿不寒而栗?
高晴: 天呐,这简直是神预言啊!完全把咱们今天网上那种非黑即白、动不动就“你死我活”、“党同伐异”的文化给解释得明明白白。就好像,只要你跟我观点不一样,嘿,你就是我的敌人,没得商量!
子墨: 是啊。勒庞是把群体怎么把理性“吃”掉这事儿揭露了个底朝天,但更吓人的是,这整个过程,它都是润物细无声的,你根本察觉不到。它就那么悄无声息地,把我们每个人都给关进了一个严严实实的思维牢笼里。
高晴: 那这就引出了一个特别扎心的问题了。咱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三观正得不能再正了,自己认知体系那是铁板一块、无懈可击。可要是真这么无懈可击,为啥现实生活里那些我们想要的成功、富足,它就那么难,那么不容易实现呢?这不科学啊!
子墨: Bingo!你这可算是摸到问题的核心了。哎,我说句大实话,人生最大的悲哀,可能就是你还没怎么着呢,就已经过早地给自己画了一个“认知闭环”的圈儿。更要命的是,你甚至把这个明明禁锢着你、限制着你的牢笼,当成了全世界的边界,然后还心甘情愿地花一辈子的时间去给它描边儿,去装饰它,觉得特美。
高晴: 听你这么一说,感觉有点儿绝望啊。那到底要怎么才能挣脱这个牢笼呢?这听起来,简直就是在挑战我们的人性本能啊,逆天改命的感觉。
子墨: 没错,你算是说到点子上了!真正的智慧,就藏在那个“反本能”里头。菲茨杰拉德不是有句特别经典的嘛,他说真正的智慧啊,就是你的脑子里能同时装下两种截然相反的、甚至有点儿打架的观念,然后你还能心平气和地,该干嘛干嘛,正常行事。
高晴: 天呐,这听起来也太难了吧!我们这大脑啊,简直就是个“玻璃心”,一碰到跟自己认知有点儿矛盾的信息,啪一下,第一反应就是开启防御模式,直接排斥,甚至发动攻击,恨不得把对方撕碎。
子墨: 是啊,这其实就是我们大脑一个特别狡猾的“自我蒙蔽”机制,它为了让你不那么痛苦,不那么纠结,就给你自动屏蔽了。所以啊,我们得学会刻意去练习那种“慢思考”,跟算法和咱们的本能来一场“硬碰硬”。更关键的是,得主动去碰一碰,去听一听那些让你本能就想皱眉、就想反感的观点,试试看。
高晴: 所以说来说去,这核心就一个字:“敢”!敢不敢向自己开刀,敢不敢主动去砸烂那个你觉得特别舒服、特别安全的“回音室”?
子墨: 正是如此!只有咱们真的迈出这一步,才能真正地、彻底地摆脱群体的那个巨大引力,不再在“傻子共振”的喧嚣里头稀里糊涂地随波逐流,而是真正开始,用自己的脑子,独立地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