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咱们一说起抗日战争啊,脑子里立马蹦出来的,是不是就是川军、湘军这些响当当的名号?可我怎么感觉,好像很少听到什么“鄂军”啊?难道湖北在抗战里,就……没啥存在感吗?
晓曼: 哎,你这可就说到了一个天大的误会了!其实啊,不是没有,而是人家湖北兵,换了个“马甲”存在。你想想,那时候军阀混战,湖北没有那种独霸一方的“土皇帝”,所以“鄂军”这个牌子确实不那么亮眼。可也正因为这样,湖北的大批青壮年,直接就被编进了国军的中央军,成了那支部队里绝对的“顶梁柱”!
原野: 哎呦,原来是这么回事儿!那有没有什么具体的例子,能让我们“眼见为实”一下?
晓曼: 说到例子,最最典型的,那必须是淞沪会战里头,死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啊!咱们都知道他们特感人,可你知道吗?这支英雄部队里,八成以上的兵,那都是当年国军王牌德械师从湖北保安团里招过去的,地地道道的湖北汉子!
原野: 哎呀,听你这么一说,瞬间觉得“八百壮士”更亲切了,原来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咱湖北的子弟兵啊!四行仓库那仗,真是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他们的血性和胆气。不过话说回来,这份勇气和牺牲,可不光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那么简单。我听说啊,在湖北有个叫红安的地方,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种精神是咋样“刻进骨子里”的。
晓曼: 说得太对了!在湖北红安县,当地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户户有忠烈,户户挂白绫”。你琢磨琢磨这话,这背后得是多大的牺牲,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原野: 哎呀,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头跟被什么揪了一下似的,这“难以想象”到底有多难以想象啊?牺牲得有多惨烈?
晓曼: 你听好了,红安县当时总人口还不到48万,结果呢?足足有14万人,为了国家,把命都搭进去了!这种全民皆兵、前仆后继的劲儿,你说它能不“催生”出大批的军事人才吗?
原野: 哇塞,这简直是血肉铸就的奇迹啊!这么巨大的牺牲和奉献,它到底是怎么“炼”出来这么多军事人才,让红安成了咱们国家响当当的“将军县”的呢?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必然的“化学反应”?
晓曼: 你想想看,在那种血与火交织的环境里,人啊,要么就倒下,要么就得被逼着成为最最坚韧的战士和指挥官。所以啊,建国之后,红安一下子走出了223位将军,直接坐稳了全国“第一将军县”的宝座。咱们都爱看的亮剑里,李云龙那个“不着调”又特爷们的原型,王近山将军,那也是从红安这块土地上走出来的!
原野: 听着红安的故事,我就觉得这只是湖北人民牺牲奉献的冰山一角啊!等到抗战彻底进入白热化阶段,湖北简直就是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决战之地”了,说的就是那场举世闻名的武汉会战,对吧?
晓曼: 没错,你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武汉会战,那可是被誉为“中国抗战的转折点”啊,它的意义,那真是说多深远就多深远。你想想看,那可是当时中日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硬碰硬”,咱们国军光是动员就上百万人,在湖北的地盘上,跟四十万日军玩命儿地水陆空全方位“死磕”!
原野: 虽然最后武汉还是没能守住,但这场会战,到底是怎么把日本人“速战速决”的美梦彻底打碎,然后逼着他们进入了那种“拖”的战略相持阶段的呢?
晓曼: 嗨,那是因为这一仗打得,用“惨烈”俩字根本不够形容!日军被我们“啃”掉了巨大的代价,也让他们彻底明白了,想一口气把中国给“吞”下去,那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从那以后,日军再也没那个力气,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正面进攻了,只能被我们拖进了他们最最不情愿看到的持久战和消耗战的泥潭里。
原野: 武汉会战的硝烟虽然早就散了,可它带来的那种战略影响,还有湖北人民付出的巨大牺牲,真的太值得我们永远永远地记在心里。它不仅仅是一场战役,更像是我们这个民族意志力的一次集中爆发和体现。
晓曼: 可不是嘛!咱们回过头去看看历史,湖北啊,正是用这种看似“默默无闻”的付出,还有那难以估量的巨大牺牲,才真正成了抗战里头那段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脊梁骨”,它就那么悄无声息地,把整个国家从最黑暗的泥沼里给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