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话说回来,我心里一直藏着个小问号,挠得我心痒痒的。大家都嚷嚷着防晒防晒,可我瞧着吧,包括我自己,一到阴天啊,或者天儿一冷,这防晒霜就跟被施了隐身咒似的,直接从我记忆里消失了。难道这紫外线,它还真会‘看脸色’,阴天就放我们一马了不成?
晓曼: 哎呀,你可算是问到点子上了!这简直就是个世纪大误区啊。好多皮肤科医生都给它起了个特形象的名字,叫‘隐形晒伤’。你想想看,就这灰蒙蒙的天儿,你以为它人畜无害是吧?错!告诉你,就算阴天,那UVA啊,照样能穿透云层,80%以上都能溜达到地面,紫外线的整体强度,那也能达到晴天的一半到七成呢!是不是有点颠覆认知?
原野: 哇塞,有这么夸张吗?可是…可是阴天的时候,我完全感受不到那种火辣辣的太阳劲儿啊,皮肤一点都不烫手。
晓曼: Bingo!你抓到重点了。咱们皮肤感受到的那种‘热乎劲儿’,其实主要是红外线和一部分UVB在作怪,但UVA这家伙,它是无声无息的,你根本感觉不到。阴天呢,紫外线它就更‘狡猾’了,它散射得更均匀,你皮肤没啥灼热感,咱们这警惕心就直接掉线了。结果呢?就是你毫不知情地就被晒黑了,晒老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有过这种‘明明没晒,怎么就黑了’的困惑?或者突然发现斑点好像更深了?嘿,这就是UVA在阴天给你下的‘迷魂药’!
原野: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感觉自己像被‘蒙在鼓里’好久。那它俩,就是UVA和UVB,到底有啥区别啊?能给我们科普一下,它俩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吗?
晓曼: 简单粗暴地讲啊,你可以把UVB想象成那种脾气火爆的‘急先锋’,它能量是强,但穿透力弱,大部分云层、玻璃都能把它给拦在外面,所以它主要负责把你晒伤、晒红。但UVA呢,这家伙才是真正的‘老谋深算’,它是你晒黑、晒老的幕后黑手!它穿透力那叫一个逆天,什么云层啊、玻璃啊,在它眼里都是浮云,它能直接穿透,一溜烟儿钻到你皮肤的真皮层,然后就开始干坏事了,把你的胶原蛋白、弹性纤维都给搞破坏了。
原野: 嗯,要是把紫外线比作一种看不见的‘暗器’,那阴天的云层就像一层薄薄的‘障眼法’。你还能再来一个更生动的比喻吗?就那种,一听就让人茅塞顿开,明白这层‘障眼法’为啥根本护不住我们的那种?
晓曼: 没问题,这个比喻简直绝了!你就把这云层啊,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磨砂的玻璃灯罩。灯泡,也就是咱们的太阳,虽然被罩住了,光线看起来没那么刺眼了,对吧?但光线它可没消失啊!它只是被这磨砂罩子一加工,散射得更均匀了,然后就从四面八方,悄无声息地照过来。阴天的紫外线就是这么个‘套路’,让你根本无从设防,防不胜防!
原野: 得,这下我是彻底明白了,‘不见阳光不防晒’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不过话说回来,防晒的坑可不止这一个。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天生肤色就比较深,或者说,他们怎么晒都不容易发红,顶多就是黑一点。这不就相当于自带‘金钟罩铁布衫’了?他们是不是真的可以高枕无忧,直接‘躺平’,跟防晒这事儿说拜拜了?
晓曼: 哈,你又说到一个超级普遍的误区了!是这样,深色皮肤的朋友呢,他们体内黑色素确实多,这就像是老天爷给他们免费送了一层‘天然防晒霜’,大概有SPF13的功力吧。但问题是,这层‘免费防晒’啊,那点儿保护力根本就不够看!他们一样会遭受紫外线毒手,只不过,‘受伤’的方式跟咱们不太一样罢了。
原野: 受伤方式不一样?哎哟,这话听着有点悬乎了。难道说,这种所谓的‘天然抗晒体质’,它光鲜亮丽的表象背后,还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地雷’不成?
晓曼: 是啊,你可算是问到痛点了。你看咱们这些皮肤白的,一晒可能就红彤彤的,然后脱皮,这明摆着就是‘我被晒伤啦!’的信号。但深色皮肤的朋友呢,他们就不太容易发红,紫外线的伤害更多是体现在色素沉着上,比方说,肤色变得更暗沉、一块深一块浅的,或者斑点突然就多了。更要命的是,不管你是什么肤色,皮肤癌的风险,那可是人人平等的,包括那个听着就让人心头一紧的黑色素瘤,它可不挑人!
原野: 听你这么一说,我的天,看来肤色再‘抗打’,也绝不能成为我们偷懒不防晒的借口啊。不过说到涂防晒,我发现好多人,包括我身边的朋友,都觉得只要早上出门前‘刷’那么一层,就万事大吉,可以‘一劳永逸’了。这种想法,是不是有点过于天真浪漫,乐观过头了点儿?
晓曼: 何止是乐观,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你想啊,防晒霜这东西,它的防护力可不是‘永久待机’的。你出汗了,用纸巾擦了,衣服摩擦了,甚至它自己在拼命吸收紫外线的时候,都会慢慢‘消耗’掉。所以,一般我们都建议,每隔俩小时,就得乖乖补涂一次。要是你再游个泳,或者出汗像瀑布一样,那更得赶紧擦干了,立马补上,不然就白忙活了!
原野: 那说到防晒霜,它的SPF值呢?就那些SPF30、SPF50,甚至更高的,是不是真的数字越大就越‘牛’,防护力就越好?它们之间的差距,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吗?我老是纠结选哪个。
晓曼: 哎呀,这可真是个关于‘投入产出比’和‘使用体验’的大问题了。你看啊,SPF30的防晒霜,它已经能帮你挡住大概97%的UVB了。而SPF50呢,也就多挡了那么一点点,达到98%。从97%到98%,这防护力的提升,说实话,简直是‘微乎其微’!但为了这区区1%的提升,很多产品就得把配方做得更油、更厚重,结果呢,你的皮肤可能就得‘负重前行’了,感觉闷闷的,甚至可能长痘痘,得不偿失啊。
原野: 我瞬间懂了!这就跟我们冬天盖被子一个道理嘛。不是说被子越厚就越暖和,越好,对吧?有时候太厚了,反而会压得人喘不过气,翻个身都费劲,睡得一点都不舒服。原来防晒也是这样!
晓曼: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啊,与其在那里纠结那些‘天价’的超高SPF值,不如把心思放在怎么正确地、足量地涂抹防晒霜上,更重要的是,记得及时补涂!这才是王道,比什么都强。
原野: 哎,说到这儿,好多人心里又冒出另一个大大的问号了。我老听人说啊,要是天天涂防晒霜,皮肤就没法合成维生素D了,那不是会缺钙,影响骨骼健康吗?难道我们真的要在‘防晒’和‘维生素D’之间,来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二选一吗?这可太让人纠结了!
晓曼: 嗯……说实话,这事儿啊,有点像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有点杞人忧天了。理论上讲呢,SPF30的防晒霜确实能把维生素D的合成效率降低95%以上。但你听好了,这是在实验室里,人家涂得那叫一个足量,那叫一个均匀,恨不得拿尺子量出来的效果!在咱们现实生活中,你看看,有几个人能涂得那么完美?大部分人不是涂不够量,就是这儿漏一块那儿漏一块的,所以啊,总会有那么一丁点儿UVB能‘钻’过防晒霜的空子。
原野: 这么说来,那些整天担心维生素D不足的朋友,是不是都自动忽略了我们日常涂防晒的那些‘小漏洞’,还有其他那么多获取维生素D的‘康庄大道’了?
晓曼: Bingo!你说得太对了!现代人之所以维生素D缺乏,最主要的原因根本就不是防晒霜涂得太‘完美’了,而是咱们长期窝在室内,根本就没怎么晒太阳!日晒时间本来就严重不足。而且啊,咱们获取维生素D的渠道多着呢!你可以多吃点深海鱼、蛋黄这些好东西,或者直接买点维生素D补充剂吃不就行了?犯不着为了那点维生素D,就把自己的皮肤‘裸奔’在紫外线下,去承担什么光老化啊、皮肤癌的风险,那可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原野: 呼,听你这么一说,我这心总算是放回肚子里了。哎,咱们最后再来聊一个,估计能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防晒误区:那就是,我们坐飞机的时候,在高空,还需要防晒吗?是不是听着就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晓曼: 哎呀,你可算是问到‘刀刃’上了!这地方啊,绝对是个‘高危地带’!你想象一下,你坐在飞机靠窗的位置,美滋滋地欣赏着窗外的云海,是不是觉得这层玻璃把咱跟外界彻底‘隔绝’了,高枕无忧了?错!大错特错!当飞机在九千米以上的高空呼啸而过的时候,你离太阳那可是近了不止一点半点,空气也稀薄得多了,所以啊,那紫外线的强度,那可是比地面上要高出两到三倍!吓不吓人?
原野: 两到三倍?!我的天哪,这简直是在开玩笑吧!这么夸张?那飞机的窗户,难道就不能把这些‘妖魔鬼怪’,就是紫外线,给完全挡在外面吗?
晓曼: 嗯,飞机的窗户呢,它确实能挡住大部分让你晒伤的UVB,这个还算靠谱。但是!对于那个‘无孔不入’、穿透力超强的UVA,它就有点力不从心了,阻挡率大概只有50%到60%左右。换句话说,差不多有一半的UVA,就那么明晃晃地,直接照到你脸上去了!更要命的是,机舱里那环境,干燥得跟撒哈拉沙漠似的,你的皮肤屏障功能本来就下降了,这紫外线的伤害,那简直就是‘火上浇油’,被无限放大了!
原野: 听你这么一说,我算是彻底服了,这紫外线啊,简直就是个‘粘人精’,不管你在地面上,还是在万米高空,不管晴天阴天,它都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啊!
晓曼: 可不是嘛!所以啊,防晒这事儿,真的不是简简单单为了‘不晒黑’那么点儿小目标。它呀,其实是一项关系到你皮肤未来几十年健康状况的‘大工程’,需要我们每天都拿出十二分的认真劲儿去对待!千万别再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小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