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抖音告别即时刺激:算法重塑“品味”与“有用”
Listener_205938
1
7-3抖音作为坐拥8亿日活的超级应用,正面临小红书、B站等竞争对手的稳定成长和内容差异化挑战。为实现第三次突围,抖音正尝试改造算法,注入“品味”以提升内容质量和“有用性”,旨在从即时刺激转向满足用户对高质量、有价值内容的需求。
抖音的超级应用地位与竞争对手的崛起
- 抖音已是每日超8亿用户(QuestMobile)的超级应用,收入超阿里中国电商1/3。
- 竞争对手稳定成长:小红书、B站日活过亿并扭亏为盈;快手4亿日活连续两年盈利;视频号日活突破6亿,体量与抖音主端相当。
- 字节管理层认为抖音未高枕无忧,内容优质程度未与小红书、B站拉开差距。
- 字节跳动CEO梁汝波指出,抖音图文UGC供给和分发效果未达期望,低质问题多。
抖音早期内容多元化尝试的困境
- 2022年张楠提醒团队进入存量竞争,抖音与对手内容形态重合,但增长放缓,部分年轻人、高收入人群流失。
- 对标小红书,抖音成立代号“L”的图文内容专项,由张楠亲自带队,引入图文创作者。
- “L”专项效果不佳,女性用户对美妆、穿搭等内容浏览量低,旨在建立“学健身,上抖音”的用户心智也未达预期。
- 抖音应用顶部开辟的“经验”入口(仿小红书双列排版),使用率不足1%。
“优质内容”计划与算法变革
- 2023年10月,新负责人韩尚佑提出“优质内容”计划,旨在吸引未被覆盖的高收入人群和年轻人。
- 通过“画格子”定义优质内容,提炼标杆创作者(如李子柒)特质,人工审核打捞并校准“优质”标准。
- 调整算法策略:不再仅以完播率、点赞率评估,加入“收藏”、“看完后进一步搜索”等行为权重,以佐证内容价值。
- 运营部门话语权增加,并上线独立应用“抖音精选”(由青桃更名,专注于中长优质视频),目前日活500万。
竞争对手的内容策略与人机差异
- 小红书:明确打压工业化、AI化、无真人出镜内容,甚至允许用户使用时长下跌以提升社区质量。
- B站:CEO陈睿强调内容质量是立足之本,不希望用户浪费时间,日均使用时长105分钟。
- 核心区别:小红书、B站寻找好内容多由运营人员(人)参与判断,抖音则更依赖算法(机器)解决问题。
- 小红书能发现并放大消费趋势(如飞盘、露营),B站是专业内容和自制纪录片的首选平台,而抖音更多是放大已走红的内容。
用户需求的进化与“有用”内容的价值
- 用户审美变迁:从早期简单即时刺激(如网页游戏、早期短视频)转向更复杂、有品质的内容。
- 抖音调研发现,用户刷时长越长,越产生“时间消逝”的负罪感甚至卸载,目前平均每天刷两小时是自我限制的结果。
- 电商、生活服务等“有实际用处”的内容是带动用户打开抖音提频的最主要场景。
- 抖音执着于做“优质”、“有用”、“有意义”内容,试图证明算法可以学会“品味”,跟上人类成长,摆脱“有代价的即时满足”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