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你知道吗,我最近听了一个故事,简直刷新我的三观。说有只黄鼠狼啊,它可真是个营销大师,在养鸡场的悬崖边上,它给立了块碑,上面写着特大号的几个字:“不勇敢跳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老鹰?”然后呢,它就每天特悠哉地在崖底守着,等着那些信了邪的鸡自己摔下来,然后它就美滋滋地开饭了。
晓曼: 哈哈哈,等等,你这故事太绝了!听着真是又荒诞又透着一股子凉气。这黄鼠狼,简直就是个心理学大师啊,它可真是把人性的弱点,或者说鸡性的弱点,拿捏得死死的。
原野: 对吧,我就说这故事不简单!所以你琢磨琢磨,它背后到底想说个啥?跟咱们平时老听到的那些“心灵鸡汤”,又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晓曼: 哎呀,关联简直大到没边了!黄鼠狼那块碑文,它不就是最最典型的“心灵鸡汤”嘛。你仔细想想,“心灵鸡汤”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给你灌输一堆听起来特别振奋人心的东西,让你感觉被治愈了,产生一种“我能行!我超棒!”的积极幻觉。但是呢,想看穿它,就得靠咱们的“批判性思维”了。这玩意儿就像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手上拿了个罗盘,能帮你分析、评估、质疑各种信息。
原野: 嗯,听你这么一说,看来咱们要搞清楚这俩概念,是今天聊天的重中之重啊。那你说说看,为什么这些听起来特别正能量、特别美好的“心灵鸡汤”,有时候就悄悄地变味儿了,成了“毒鸡汤”,甚至像黄鼠狼那个碑文一样,危害还挺大的呢?
晓曼: 黄鼠狼那个故事,简直就是“毒鸡汤”危害的活教材啊。你就拿那句“不勇敢跳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老鹰?”来琢磨,这话听着是不是特别燃,特别有煽动性?但它故意把一个最最基本的事实给藏起来了,那就是——你丫是只鸡啊!鸡的身体构造,它注定了你飞不了那么高,它不是老鹰。这种话术啊,就是利用你内心深处那点渴望,给你注入一种特别不靠谱的乐观,让你直接无视现实,最后呢,就稀里糊涂地做出了特别傻甚至很危险的决定。
原野: 嗯,除了这种一看就有点“坑”的诱导,那“毒鸡汤”在更深层次上,它是怎么不动声色地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的呢?而且,它对我们真正去解决问题,又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呢?
晓曼: 它的影响可隐蔽了,简直是润物细无声那种。你比如说,有些文章老是鼓吹什么“远离你身边那些消耗你的人”,这话听着好像是让你爱自己,对吧?但要是走极端了,它就可能把你扭曲成一个特别自私、特别冷漠的人。还有网上那些动不动就“大学生洗鞋两月赚八万”的故事,简直就是给你画了个轻松暴富的大饼,诱惑你去走捷径,投机取巧。它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让你的脑子特别容易得到一种虚假的满足感,让你沉浸在“哎呀,我好像懂了什么大道理”的快乐里,结果呢,就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那些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都没动弹。
原野: 但是啊,也有人会说,哪怕是这种所谓的“毒鸡汤”,有时候也能给人一点点希望,一点点力量。那咱们到底该怎么去区分呢?或者说,它那个积极面和消极面之间的那条线,到底划在哪儿才算清楚?
晓曼: 这界限啊,其实特别简单,就看它是不是尊重事实,是不是真的鼓励你去动手、去行动。比如说,一句话它能让你在心情特别低落的时候,获得那么一小会儿的安慰,然后呢,你就能重新振作起来,去直面现实,那它就是有用的,是好东西。但要是它让你完全脱离现实,告诉你“只要你敢想,你就一定能做到”,然后鼓动你去跳那个根本就飞不过去的悬崖,那对不起,这玩意儿就是彻头彻尾的毒药。
原野: 既然这“毒鸡汤”的危害这么隐蔽,又这么深远,那咱们到底该怎么武装自己,才能擦亮眼睛,识破这些披着正能量外衣的陷阱,避免成为下一个傻乎乎去跳崖的“鸡”呢?
晓曼: 这就得靠咱们刚才聊的那个“批判性思维”了。首先,第一步啊,你得先认识到自己脑子里可能有些“小BUG”,比如说这个“证实偏差”,咱们人呐,总喜欢找那些能证明自己观点是对的信息,对吧?“心灵鸡汤”就特别会利用你这一点。所以,第一步就是得敢于质疑,看到啥都先在心里问一句:“哎,这玩意儿是真的吗?它说这个的前提,站得住脚吗?”
原野: 黄鼠狼这个故事,可真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千万不能不带脑子地去接受那些看起来好像特别正能量的话。那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到底怎么才能慢慢培养出那种一眼就能看穿“黄鼠狼的碑文”的批判性思维呢?从哪儿开始上手比较好?
晓曼: 其实啊,有几个特别简单的小妙招。第一,就是你要变成一个“十万个为什么”,对任何结论都保持一种好奇心,多问几个“为什么”。第二呢,就是你要主动去搜罗那些不一样的,甚至跟你观点完全相反的说法,别老是待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头。第三,得学会分辨哪些是事实,哪些只是别人的观点,然后呢,多关注逻辑,别老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最后,也是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得去实践,去验证。光听光看没用,知识只有真正通过实践,才能变成你自己的真本事、真智慧。
原野: 听你这么一说,这还真是个得长期坚持、慢慢打磨的过程啊。那最后,我想替咱们那些可能还在“心灵鸡汤”里头泡着的朋友问一句,你有什么特别想对他们说的吗?
晓曼: 我特别想说的是,真正的成长啊,它从来不是靠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靠一次脑子一热的盲目跳跃就能实现的。所以啊,下次你再看到那些让你瞬间热血沸腾的“碑文”时,不妨先深吸一口气,停下来,特别冷静地问问自己:这碗所谓的“鸡汤”背后,是不是正藏着一只笑眯眯的黄鼠狼?而我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又跑哪儿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