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难破2024最热纪录,但气候危机警钟已敲响
Mars_explorer_vkk2sd1tzt
3
7-5From
Long Text
From
Long Text
尽管2025年预计将异常温暖并位列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的前三名,但它不太可能超越2024年成为最热一年,这主要归因于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将过渡到ENSO中性或拉尼娜状态。然而,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持续增长仍是长期变暖的主导因素,地球将继续面临严重的全球气候影响,凸显采取紧急气候行动的必要性。
近期全球气温趋势与里程碑
- 2024年:被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C3S)确认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也是第一个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C的日历年(约1.55°C)。
- 持续变暖:2015年至2024年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且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每五年平均气温约增加0.1°C,表明“正常”温度基线正在迅速上升。
- 异常高温原因:2023年和2024年的异常高温除温室气体外,还受到强厄尔尼诺现象、低云量减少和人为硫气溶胶污染减少的共同影响。
2025年全球气温预测
- 普遍共识:主要气候机构(如WMO, Met Office, ECCC, NOAA NCEI)预测2025年将异常温暖,几乎肯定位列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的前三名。
- 非新纪录:多数机构预测2025年不会超越2024年成为新的最热年份,例如NOAA NCEI给出仅4%的可能性。
- 早期观测:2025年1月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比工业化前高1.75°C),5月是第二热的5月,证实开局异常温暖,但也显示出厄尔尼诺高峰期后的轻微缓和。
影响2025年气温的关键驱动因素
- 人为变暖:持续且加速增长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如CO2达到422 ppm,甲烷1897 ppb)是长期变暖的主导因素,即使立即大幅减排,一定程度的变暖也已“锁定”。
- ENSO转变:2025年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将过渡到ENSO中性或拉尼娜状态,这通常会带来全球气温的轻微调节或下降,使其不太可能超越2024年。
- 其他因素:低云量减少和人为硫气溶胶污染的减少可能放大了近期变暖,同时海洋热含量大幅增加(2024年增加16泽焦耳),储存了大量过剩热量。
《巴黎协定》1.5°C阈值与长期目标
- 年度与长期区别:2024年首次年度超限1.5°C不代表《巴黎协定》长期目标(通常以几十年为单位衡量)失败,但被视为“令人警醒的里程碑”。
- 长期逼近:世界气象组织估计长期全球变暖水平约为1.3°C,2015-2034年20年平均变暖预计为1.44°C,表明长期平均值正迅速逼近1.5°C限制。
- 多年超限可能性增加:WMO预测2025-2029年五年平均变暖超过1.5°C的可能性高达70%,比之前的预测显著提高,表明持续超限期将越来越可能。
持续变暖的更广泛影响与预测不确定性
- 气候影响加剧:即使非最热年份,持续高温仍意味着更严重的热浪、极端降雨、强烈干旱、冰盖和冰川融化、海洋变暖以及海平面上升(预计到2050年额外上升0.25-0.30米)。
- 区域差异:全球变暖速度不均匀,例如欧洲和北极的变暖速度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导致区域影响的差异性。
- 预测局限性:所有温度评估和预测都固有地带有不确定性,气候模型在描绘云层、评估平衡气候敏感度以及考虑复杂反馈循环方面仍面临挑战,如2023年异常高温揭示的“知识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