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因削减可再生能源税收抵免和增加化石燃料补贴,被指将严重损害美国清洁能源产业,推高消费者能源成本,并导致大量就业岗位流失。该法案的战略自残行为,恰恰与中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可能在能源和AI领域无意中助推中国崛起,让中国“再次伟大”。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的核心内容与意图
- 法案将迅速逐步取消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风能以及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
- 保留对核反应堆、水电站、地热发电厂和电池储能系统等零排放技术的税收抵免,但对与“被禁止的外国实体”(如中国)有联系的项目增加了“复杂的限制”。
- 首次禁止对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过程中排放的过量甲烷征收费用,为期10年。
- 该法案在未举行任何独立能源专家听证会的情况下匆匆通过。
中美能源发展路径的鲜明对比
- 中国: 发电量从2000年的1300太瓦时增至目前的10000太瓦时以上,增长主要由水力、太阳能、风能和电池能源推动,正成为“电力化国家”。
- 美国: 自2000年以来发电量仅增加500太瓦时(13%),特朗普法案旨在削弱可再生能源产业,而非全面利用能源。
- 德州案例: 过去一年新增10吉瓦电力,大部分来自超廉价太阳能和电池储能,显示可再生能源的快速部署潜力。
清洁能源与未来经济及AI竞争力的关联
- 人工智能引擎消耗大量电力,一个国家生产廉价、清洁电力的能力,与其开发人工智能引擎的能力之间存在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
- 埃隆·马斯克认为特朗普的法案“完全是疯狂和具有破坏性的”,因为它援助了过去的行业,却严重损害了未来的行业。
- 建造太阳能发电厂只需18个月即可投入使用,而天然气涡轮机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安装,显示可再生能源部署速度优势。
法案对美国经济与就业的预期影响
- 研究预测,特朗普削弱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举措,将导致到2035年批发电价上涨约50%。
- 预计到2030年,消费者每年的累计能源成本将增加逾160亿美元。
- 预计到2030年将失去或无法创造约83万个可再生能源工作岗位。
- 美国在向清洁能源转型过程中将后退甚至失败,整体竞争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