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咱们都知道啊,一位总统的“看家本领”或者说他压箱底的活儿,往往能决定他这政治生涯最后是个什么样子。可话说回来,特朗普最近签的这份“大账单”,它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又是怎么折腾出来的呢?
晓曼: 哎呀,这事儿啊,简直就是非常典型的“特朗普出品”。你想想,7月4号独立日,白宫南草坪上,那叫一个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啊。他召集了一大群共和党议员,拿着议长送的木槌,亲自“Duang”地一敲,还非得给法案起个听着特别唬人的名字,就叫“一个宏大而美丽的法案”。整个过程,简直就是一场大戏,充满了政治作秀的味道。
原野: 哟,听你这么一说,这排场还真不小。那这“宏大而美丽的法案”,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啊?
晓曼: 说白了,骨子里头还是延续他2017年的减税政策。可要命的是,为了把这笔减税的窟窿给填上,它一下子就给砍掉了1.2万亿美元的医疗补助和食品券。而且啊,这法案在国会里头,那是硬生生靠着共和党自己人,一票一票给怼过去的。
原野: 哎,这份法案的诞生过程,无疑是充满了特朗普式的“印记”。可话又说回来了,这笔“宏大而美丽的账单”,最后到底谁来买单,这才是关键吧?
晓曼: 你可真是问到点子上了,一针见血!你琢磨琢磨,一个家里头原本就指着医疗补助过日子的,突然一天被告知,“对不起,这钱没了。”这可不是开玩笑,是实打实的冲击啊。
原野: 哎呀,听着都替人捏把汗。那照你这么说,这事儿对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影响,那可就大了去了?
晓曼: 岂止是很大,简直是吓人!国会预算办公室那帮人可不是吃素的,他们估摸着,到2034年,到时候会多出1180万人,直接就没了医保。这跟共和党之前拍着胸脯说的“符合条件的都能保”,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完全两回事嘛!
原野: 等等等等,你这么一说,我脑子里突然蹦出个事儿。老特不是信誓旦旦地拍过胸脯吗,说绝不会动政府的那些社会福利项目。现在法案明确削减了医疗补助和食品券,这不就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晓曼: 可不就是自己打脸嘛,打得啪啪响!民主党那帮人,可不就逮着这根小辫子不放了嘛。他们都想好了,2026年中期选举,就拿这事儿当他们的“王牌”,大肆宣传:“瞧瞧,共和党总统为了给那些有钱人减税,连穷人的看病钱、吃饭钱都敢往外砍!”
原野: 嗯,这么一搞,社会福利这块儿,那肯定是要炸锅了。话说回来,咱们拉拉历史的清单,看看以前这种“大刀阔斧”的立法,最后都惹出什么政治麻烦了?
晓曼: 哎,历史这玩意儿,真是个有意思的循环。从奥巴马的平价医疗法案,到拜登的通胀削减法案,几乎每一项重大立法,都得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政治风暴。原本以为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政绩”,结果呢,一到下一次选举,保不齐就成了自己党派身上的“烫手山芋”,甩都甩不掉。
原野: 是不是奥巴马医改那事儿,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晓曼: 可不就是嘛!当年民主党在中期选举,那真是被“血洗”了一遍,惨不忍睹。但你猜怎么着?更有意思的是,共和党后来想方设法要把它给废了,结果呢,这法案的民意支持率反倒蹭蹭往上涨了。你说这政治,是不是比川剧变脸还快,还让人琢磨不透?
原野: 哎呀,那照这么看,现在这份“大账单”的民意,又是个什么光景?我记得早期的民调可说了,这玩意儿“不受待见”,甚至连那些中间选民和一些共和党自家的人都看不上眼。可白宫那边的官员呢,又说他们自己的调研结果不是这么回事儿。这民意都撕裂成这样了,里头藏着的政治风险,到底有多大啊?
晓曼: 那风险可不是一般的大,简直是拉响了警报!光是这种民意上的“左右互搏”,就已经说明问题了。你想想,连共和党自家的参议员,像汤姆·蒂利斯这样的人,都因为这法案可能导致医保出大问题,直接撂挑子说不干了,不寻求连任了。这摆明了就是共和党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有的是人心里头打鼓呢。
原野: 听你这么一说,历史这面镜子,真是照得清清楚楚,那些“大手笔”的立法,影响可真是深远得很。那话说回来,这份“大账单”,到底会成为老特的“传家宝”,还是一个甩不掉的“烫手山芋”,变成他政治生涯里的大包袱呢?
晓曼: 哎,这可真是个世纪难题啊。表面上看起来,这法案是减税的“大胜利”。但它对社会福利这“命根子”的大刀阔斧,到底会引爆多大的政治“地雷”,这才是它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的试金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