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松: 咱们老说‘一言九鼎’,觉得那话可有分量了。结果刘震云老师的一句顶一万句一出来,直接把这概念玩儿出了新高度。我就在想啊,这世上,到底什么样的金玉良言,才能真的一句顶一万句,让人拍案叫绝呢?
若云: 你这话问得太到位了!这本书啊,它压根儿就不是在跟你掰扯话多话少的问题。它就在告诉你,关键是这话有没有说到你心缝儿里去!你想想书里那些人物,杨百顺啊,牛爱国啊,他们可不就是一辈子都在苦苦寻觅那么一个,能真正‘说得上话’,能懂他们的知己嘛。
振松: 你这比喻太绝了!要是把我们每天的叽里呱啦都算作一个信息量爆棚的大海,那‘一句顶一万句’可不就是那茫茫大海里头,唯一能指路的灯塔嘛。我就想问问你,能不能用个更接地气的法子,给我们讲讲,这真正有分量的交流,和咱们平时那些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废话’,到底有啥天壤之别?
若云: 哈哈,你这比喻是真的贴切到骨子里了!你想啊,我们大多数时候,是不是就跟在那种菜市场里头瞎逛悠一样,周围全是嗡嗡嗡的噪音,那可不就是你说的‘废话’海洋嘛。那些话听着是不少,可听完你反而觉得,哎呀,更空虚了,更孤独了。但那句‘一句顶一万句’呢?它就像一道闪电,一下就能劈开所有迷雾,让你瞬间觉得,‘啊,终于有人懂我了!’那种被看见、被理解的感觉,简直是太温暖了。
振松: 听你这么一说,就更觉得这‘一句顶一万句’简直是稀世珍宝了。可问题来了,既然它这么好,为啥我们平时想跟人好好说句话,就那么难呢?这人际沟通的死胡同,到底是怎么绕进去的?
若云: 这可不就是刘震云老师高明的地方了!他直接就把人跟人之间那层薄薄的、但又无处不在的隔膜和误会给扒拉开了。你想想书里那些婚姻,是不是特有意思?他们压根儿不是没话聊,而是聊了半天,对方根本就没在同一个频道上,你说的他接不住,他说的你听不懂,那可不就尴尬了!
振松: 对,就那种感觉,好像嗓子都喊哑了,心都掏出来了,可对方就是听不明白,那种‘话说了没人懂’的憋屈和心酸,真是从头到尾都弥漫在小说里。你是怎么从这些人物故事里,看出这种沟通的死结的?
若云: 就拿杨百顺和他媳妇儿,牛爱国跟他那情人来说吧,你去看,他们之间对话可不少,一句接一句的,但有哪一句是真正说到心坎儿里、触及灵魂的?没有啊!这事儿搁咱们客户服务里,简直是家常便饭!你想想,你打电话过去,客服小哥跟背说明书似的,‘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然后你噼里啪啦说了一堆,结果对方给你来个官方腔调,完全驴唇不对马嘴。那时候你是不是就跟小说里那些主角一样,压根儿不是指望他立刻解决问题,而是就想先被听懂,被理解一下!
振松: 既然这本书把沟通的这些个‘疑难杂症’都给扒拉出来了,那它又能给我们什么灵感呢?怎么才能把咱们平时跟客户那些个‘车轱辘话’,给它升级到‘一句顶万句’这种艺术级别去呢?这可真是个大课题!
若云: 哎,这事儿的秘诀啊,就是得把咱们聊天的重点,从‘我要说什么’,彻底扭转到‘我要听什么’。咱们得学着去‘积极倾听’,不光是客户嘴上说的那些明面儿上的问题,更要像个侦探似的,去捕捉他那些话里话外藏着的情绪,还有那些他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那些个小担忧、小焦虑。
振松: 这本书确实是给我们开了个大大的脑洞,让我们明白了沟通里头那些个弯弯绕。那具体到咱们跟客户打交道的时候,怎么才能把那些听起来像是白费口舌的‘废话’,真真正正地变成那种‘一句顶万句’的‘心语’呢?这可是真功夫!
若云: 嗯,首先啊,就是那份‘同理心’。你想想,一句‘我特别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是不是比你连着说十句‘请您不要着急’,管用一百倍?客户一听,哎呦,他懂我!再来就是‘精准回应’,别搞那些大而空的。一个真正为他量身定做的方案,或者一个真心实意的‘对不起’,那可比你滔滔不绝讲半天,啥也没解决的解释强太多了。这,就是咱们商业场上的‘一句顶一万句’啊!
振松: 咱们刚才聊了这么多,积极倾听啊,同理心啊,这些都特别重要。但如果咱们换个角度,从客户那头儿看,他们什么时候会突然觉得,‘哎呀,这人真是说到我心坎儿里了!’那种‘心语’爆发的瞬间是啥样子的?具体做些什么,能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声音被听到了,被彻底理解了?
若云: 你想啊,当一个客服小哥,他不仅听懂了你的问题,甚至还能提前猜到你的下一步需求,甚至还能给你甩出个连你自己都没想到的,更绝妙的解决方案的时候,那个当下,客户心里头是不是就‘咯噔’一下,‘哎呀,这个人是真懂我啊!’那种感觉,简直是太棒了!真正的沟通大神,他就是有本事,能找到那句直戳人心的‘心语’,这玩意儿啊,可比你那些条条框框的标准流程,更能把客户的心牢牢地拴住,赢得他们的死忠粉!
振松: 听你这么一分析,咱们这沟通啊,还真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这里头学问可大了去了。如果咱们都能照着这个路子走,把沟通从浮皮潦草推向深挖细琢,那未来这种追求‘一句顶一万句’的沟通艺术,会怎么把咱们的商业关系彻底改头换面呢?
若云: 这可就厉害了!它会直接把商业关系,从过去那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纯买卖,拔高到一个全新的境界:那就是基于信任和情感共鸣的‘铁杆儿伙伴’关系!你想想,现在这个时代,谁不是都渴望被理解,被看见?谁要是能搭上这条深层连接的桥梁,谁就能在这个市场里头,拥有那种谁也抢不走的,最持久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