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你有没有那种经历啊?就是为了一件事儿,愁得觉都睡不着,晚上翻来覆去,结果呢?那事儿压根儿就没发生过!你说,咱们这人呐,到底为啥非得自己吓自己呢?
晓曼: 哎呀,这简直是太常见了!说白了,咱们大部分的恐惧,根本就不是外面那些真实发生的事儿,而是咱们自己脑子里编出来的。我们老是把事情想得太惨,太绝望,甚至直接脑补成了世界末日那种级别!
原野: 哈哈,那不就是说,咱们自己给自己在脑子里放了个3D环绕立体声的恐怖大片,结果呢,把自己吓得半死不活的?自导自演,还真把自己给骗了!
晓曼: 可不是嘛!你不能老是把那些极端到不能再极端、小概率到简直是奇葩的可能性都给凑一块儿,然后自己吓自己呀!要是真那样想,那这世界上还有啥是绝对安全的?所以你看,你老担心那事儿,结果它往往就没发生,为啥?因为你那担心压根儿就不靠谱嘛!
原野: 嗯,听你这么一说,感觉咱们的恐惧啊,它还真不总是来自外面的世界。那既然这玩意儿大部分都是咱们自己脑补出来的,咱们到底要怎么才能真正地把它给制服了呢?
晓曼: 哎呀,好多人可能觉得,跟自己讲讲大道理,就能说服自己别害怕了,但说实话,那真没啥用!因为这恐惧啊,它就长在咱们的潜意识里头,而潜意识呢,它只认你做了什么,只看结果。你跟它掰扯再多道理,还不如一次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得管用!
原野: 那能给我们举个例子,好好讲讲这“行动”到底是怎么把恐惧这玩意儿给打败的吗?
晓曼: 就拿害怕社交这事儿来说吧,有些人啊,他可能在家把一百本讲社交技巧的书都啃完了,嘴里还不停地告诉自己“没事的,没事的”,结果呢,一到出门前,那心还是七上八下的!可如果他真的鼓起勇气走出去,哪怕就只是跟便利店的店员随便问个好,就这么一个“小行动”,它就能向你的潜意识证明:你看!我社交了!也没发生啥可怕的事儿嘛!所以说啊,一次成功的尝试,比你听一百句“别怕”都管用!
原野: 嗯,这听起来有点像咱们常说的“暴露练习”对吧?挺直接的。不过呢,这文章里头还提到,咱们要学会接纳那些不可控的东西,这玩意儿跟“暴露练习”有啥关系啊?它又怎么能帮我们彻底把恐惧这个大麻烦给甩掉呢?
晓曼: 哎呀,这关系可大了去了!“暴露练习”呢,它不是为了让你去证明“哎呀,危险百分百不会发生”,它更像是让你在一次次的行动中,学会跟那些“不确定性”和平共处。你不可能把所有的风险都给清零了,但你可以通过一次次地去面对它,来提高自己承受这些不确定性的能力。就像咱们老话说的那句嘛,“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真把这个道理想通了,那颗悬着的心,自然也就放下了。
原野: 哇,听你这么一说,这简直就是一条从“脑补”到“行动”,从“逃避”到“接纳”的完整打败恐惧的路线图啊!那对于那些现在还在恐惧里头挣扎的朋友们,你最后还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晓曼: 我的建议啊,就俩字:“干”!立刻行动!大胆地去放手做你想做的事儿,别老是被那些自己想象出来的危险给捆住了手脚。等你真的去接触了,去体验了,你就会惊喜地发现,你之前担惊受怕的那些个“危险”,绝大部分都只是你脑子里想出来的纸老虎,现实世界啊,根本就没那么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