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初中化学新教材:核心不变,实践融合迎新课标
ha a
2
7-14原野: 最近辅导亲戚家小孩功课,发现现在的初中化学教材好像跟我们那时候很不一样了。听说2024年这版又有大更新?
晓曼: 没错,这次更新还挺关键的。整体来看,新教材的核心变化可以概括为两个方向:内容细节上更严谨了,同时大大增加了跨学科的实践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对接新课标的要求。
原野: 哦?细节严谨和跨学科实践,这听起来就挺不一样的。
晓曼: 对的。比如,以前教材里的一些栏目叫“讨论”,现在改成了“思考与讨论”,一词之差,就从单纯的开放讨论,变成了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还增加了像“科学史话”这样的版块,让化学学习不只是背公式,而是更有深度和故事性了。
原野: 我明白了,不只是学知识,还要学着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那除了这些,在栏目和内容排版上呢?
晓曼: 这方面也做了不少优化。最直观的就是换了很多更现代、更严谨的图片和素材。而且,一些栏目的名称和方向也调整了。
原野: 有点意思。具体有哪些调整呢?
晓曼: 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现在每个单元都增加了“整理与提升”和“复习与提高”这两个板块。这就相当于在每个学习阶段都设置了检查点,帮学生自己梳理知识、查漏补缺,学习路径一下子就清晰了很多。
原野: 这个好,感觉学习的节奏感会更强。
晓曼: 是的。而且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新教材给一些物质和化学名词增加了英文标注,还有“方法导引”栏目也明显增多了。这些都是在潜移默化地帮学生建立更完整、更科学的知识体系。
原野: 我去翻了一下新旧教材的目录,发现整体单元结构没变,还是七个单元,但里面的课题数量好像变少了。
晓曼: 你的观察很敏锐。新教材确实减少了三个课题,但这不是简单的删减,而是把空间留给了新增的实验活动和六个跨学科实践活动。
原野: 跨学科实践活动,这个听起来就很有趣。能举个例子吗?
晓曼: 当然。比如第二单元讲空气,就新增了一个“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的活动。第四单元讲水,就让学生亲手做“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你看,这一下就把课本上的化学知识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的用处。
原野: 哇,这跟我当年上学时死记硬背元素周期表可太不一样了。那面对这些变化,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学习方法上有什么建议吗?
晓曼: 新教材的学习建议很明确,就是要以大单元教学为抓手,夯实基础知识,同时要特别关注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野: 所以,重点已经从“我学会了什么知识点”转移到了“我能用这些知识解决什么问题”上。
晓曼: 完全正确。学习不再是孤立地记忆知识点,而是要理解知识背后的逻辑,并且把它融会贯通到实际应用中去。可以说,这次教材改革的核心,就是真正实现了从传授知识到培养能力的转变,让学生通过实践融合来迎接新课标的挑战。
原野: 听你这么一说,我对新教材的变化清晰多了。最后,能帮我们总结一下这次更新的几个关键点吗?
晓曼: 没问题。总结一下,第一,新教材在细节上更严谨,无论是课程名称还是科学论述都做了优化。第二,它大幅增加了跨学科实践活动,比如组装空气检测站、自制净水器,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教材的栏目也更科学了,新增的“整理与提升”和“复习与提高”板块让学习更有条理。最后,对学生的学习建议就是,要抓住大单元的核心,夯实基础,更要主动去应用知识,锻炼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