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积电2025年Q2财报:AI芯片需求强劲,英伟达产能受限
hyman sun
0
7-18原野: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现在使用的AI,背后有多少算力是来自一家叫做台积电的公司?这家公司最近公布的财报,不仅揭示了AI芯片的火爆程度,更直接影响着像英伟达这样的巨头未来的走向。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拆解这份财报,看看它到底说了什么。
晓曼: 台积电最新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高性能运算,也就是HPC芯片的营收占比已经飙升到了60%,而且环比增长了14%。这背后,其实就是AI加速器、服务器CPU和GPU这些东西在疯狂拉动。
原野: 哇,百分之六十,这个数字太夸张了。
晓曼: 这意味着AI已经彻底成为晶圆代工行业增长的主引擎。你看,台积电最先进的3纳米和5纳米工艺,现在基本上都被AI和最高端的那批手机芯片给包圆了。跟过去靠手机吃饭的时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原野: 我明白了。财报里还有个数据,说7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贡献了差不多四分之三的营收。而且,这些订单里,有75%都来自北美客户,这里面肯定少不了英伟达这种AI巨头吧。
晓曼: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英伟达必须拼了命地去锁定台积电的先进产能。尤其是那个叫CoWoS的先进封装技术,现在简直就是AI芯片供应链里最关键的瓶颈。有消息说,英伟达已经提前锁定了台积电扩产后大概六成的CoWoS产能,这基本上就是釜底抽薪,不给对手留太多机会。
原野: 这么说来,需求端看起来是完全不用愁了。我看到数据说,全球数据中心的资本支出在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了53%,主要就是云服务商在加速部署英伟达的Blackwell架构。
晓曼: 完全正确。这就是为什么英伟达自己的财报数据也那么亮眼。他们管理层自己都说,全球对AI基础设施的需求是“极其强劲”。现在的问题根本不是有没有人买,而是台积电的产能能不能跟上,英伟达能不能拿到足够的先进封装,这直接决定了它能出多少货。
原野: 那我就好奇了,既然产能这么紧张,英伟达是怎么做到一边保持领先,一边还能不断推出新产品的?这背后除了技术好,还有什么别的策略吗?
晓曼: 嗯,这个嘛,关键在于它的产品路线图非常清晰,而且迭代速度快得吓人。你看,这边Blackwell架构刚全面量产,那边后续的GB300和更远期的Rubin GPU就已经在路上了。这些新产品全都要依赖台积电最顶尖的工艺。更重要的是,英伟达不只卖芯片,它还卖一整套生态,像CUDA、NVLink这些软件和平台,已经把客户牢牢绑住了。就算客户想自己搞芯片,短期内也很难绕开英伟达的这套东西。
原野: 听起来护城河挖得很深。不过,它也面临一些外部风险吧?比如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对它影响大吗?
晓曼: 确实有影响。因为出口限制,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高端GPU销售受阻,财报里也提到了相关的损失。但是,它应对得也很快。现在正加速去拓展沙特、阿联酋这些地方的“主权AI”项目,简单说就是帮别的国家建自己的AI工厂。用这种全球多点开花的方式,来对冲单一市场的政策风险。
原野: 哦,原来是这样。等于说,这边的市场关了扇门,另一边又打开了好几扇窗。
晓曼: 可以这么理解。所以总结下来,台积电这份财报揭示了几个非常清晰的信号。首先,AI已经是绝对的增长主引擎。其次,谁能掌握先进制程和先进封装,谁就有话语权,这也是英伟达的核心壁垒。最后,虽然有政策风险和竞争,但全球对AI基建的需求实在太强劲了,英伟达靠着它的技术生态和产能锁定策略,短期内地位还是很难被撼动。所以说,AI芯片需求虽然强劲,但产能依然是英伟达,乃至整个行业最大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