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最近我总在想,我们看那些科幻大片,演员对着一块绿布演戏,得全靠想象力,感觉还挺考验人的。但现在好像出现了一个新词,叫“虚拟制片”,据说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晓曼: 没错,这个词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核心理念很简单,就是把数字世界和我们身处的物理世界实时地结合起来。它用上了可视化、表演捕捉,还有那种巨大的LED屏幕墙,让导演和演员在拍摄现场就能直接看到最终合成好的画面。
原野: 哦,我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所见即所得”。这跟以前那种拍完再花大半年做后期的传统模式,简直是天壤之别。
晓曼: 对,关键就在于,它把以前只有在游戏里才能看到的,像虚幻引擎这种实时渲染技术,直接搬到了电影片场。这意味着我们能一边拍,一边看到几乎以假乱真的虚拟场景,整个创作的灵活度和效率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原野: 过去演员和导演对着绿幕,心里得有个小剧场,自己脑补所有背景。但现在用上LED屏幕技术,等于说直接把那个“小剧场”变成现实了,大家看到的都是最终效果。
晓曼: 就是这个意思。导演和摄影师可以现场立刻说,“哎,这个光再调亮一点”,“那个虚拟角色往左边挪两步”,这种实时互动的直观性,不仅让创意决策更准,也大大降低了来回修改的成本。
原野: 这种“所见即所得”的模式,除了直观,你觉得它对决策效率的影响有多大?它是不是让整个创作团队的沟通成本也降低了?
晓曼: 绝对是。你想想,以前美术指导、摄影师、导演,大家可能对同一个场景的想象都有偏差。现在好了,所有人都盯着同一个无比逼真的画面,沟通起来就没什么误解了。大家基于同一个事实来讨论和决策,整个流程自然就快多了。
原野: 确实,这种实时互动让创作变得前所未有的直观。那么,这种“所见即所得”的特性,又是如何从根本上革新了整个影视制作的流程,让效率大幅提升的呢?
晓曼: 这就引出了虚拟制片另一个核心的变革,就是“后期前置”。
原野: 后期前置?就是把后期的活儿提前干了?
晓曼: 说得没错。很多以前需要后期团队花大量时间去合成的复杂视觉效果,现在在拍摄的时候,就通过LED屏幕直接呈现在镜头里了。这意味着后期部门的工作量大大减少,整个片子的制作周期自然也就缩短了。
原野: 这种“后期前置”的模式,不仅缩短了制作周期,你觉得它在成本效益和资源优化方面,又有哪些具体的体现呢?
晓曼: 这个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套设备肯定很贵。但从长远看,它其实非常省钱。
原野: 哦?怎么说?
晓曼: 你想,它大大减少了对实景拍摄的依赖。以前拍个沙漠、雪山,整个剧组得上百号人飞过去,差旅、住宿、场地租赁都是巨大的开销。现在在棚里就能搞定。而且还能减少很多大型道具的制作和运输成本,这其实也更环保,符合现在提倡的“绿色拍摄”趋势。
原野: 听起来,虚拟制片不仅在创作和流程上带来了革新,在成本和环保上也很有优势。那么,对于视觉效果和故事叙述本身,它又带来了怎样的突破呢?
晓曼: 视觉上的突破是最直观的。很多传统技术很难实现,或者成本极高的宏大场景,比如浩瀚的宇宙星空,或者有史前巨兽的世界,虚拟制片都能用极高的真实感和沉浸感做出来。
原野: 这等于说是把导演的想象力天花板给掀掉了。
晓曼: 可以这么说。它为电影叙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让创作者能更自由地去讲那些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故事。
原野: 确实,这种能力让创作者的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那么,在演员表演方面,虚拟制片又会带来哪些不同的体验呢?
晓曼: 这对演员来说,体验也是革命性的。他们终于不用再对着一块空荡荡的绿幕进行“无实物表演”了。
原野: 哈哈,我总觉得对着绿幕演戏,特别考验信念感。
晓曼: 现在他们是真正地置身于那个精心构建的虚拟场景里,能跟周围的环境、光线,甚至虚拟角色产生更真实的互动。这对他们理解角色和情境帮助巨大,表演自然也就更有说服力了。
原野: 看来虚拟制片在各个环节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不过,这项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肯定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技术门槛和人才问题,对吧?
晓曼: 当然。目前来看,技术门槛还是挺高的,初期的设备投入也很大,而且既懂技术又懂电影的复合型人才还很稀缺。
原野: 那未来会怎么样?
晓曼: 我觉得是乐观的。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成本肯定会降下来。未来虚拟制片会变得更普及,更民主化,甚至一些独立的小团队也能用上这种尖端技术。
原野: 你觉得AI技术和虚拟制片的结合,会在未来带来哪些颠覆性的变化?
晓曼: 这个想象空间就太大了。AI可以帮助我们自动生成更逼真的虚拟场景,能根据剧本描述,一键生成符合情绪和氛围的虚拟背景。它还能实时优化光照,甚至辅助演员进行更精准的动作捕捉。这会让创作效率再次指数级提升。
原野: 听起来,AI和虚拟制片的融合,将为影视创作打开一个全新的维度。那么,在展望未来时,你认为虚拟制片最终会如何重塑整个影视行业的格局,让创作者回归到创作的本质呢?
晓曼: 我觉得,它最终会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故事。当所有复杂的视觉问题都能被轻松解决后,创作者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回到最核心的问题上,那就是“我们到底要拍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才动人”。总的来说,虚拟制片的核心就是通过技术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用“后期前置”颠覆了传统流程,不仅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还为演员和导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未来它和AI等技术的融合,无疑会把影视创作推向一个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