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最近广东的朋友们可能都挺关心一件事,就是被蚊子咬了,可能会得一种叫“基孔肯雅热”的病。这个名字听起来又长又有点吓人,感觉像是什么新冒出来的病毒。
晓曼: 确实,光听名字就挺唬人的。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神秘的“致命新病毒”,咱们今天就把它聊透,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原野: 那我们就从最基本的开始。这个基孔肯雅热,到底是个什么病?它其实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根本不是什么新病毒。它早在1952年就在非洲被发现了,现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有报告。主要是通过被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症状就是发烧和关节痛。
晓曼: 对,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它和流感完全不一样。它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这种方式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它的传播链条里,必须得有蚊子这个“中间商”,所以日常跟患者接触是安全的,大家不用过度恐慌。
原野: 我明白了,所以搞定这个病的关键,其实就是搞定蚊子。那它具体的症状是什么样的?万一感染了,有得治吗?
原野: 感染基孔肯雅热之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突然发高烧,能到39度以上,同时伴随着非常剧烈的关节疼痛。据说疼到人都直不起腰,所以“基孔肯雅”这个词在非洲当地语言里的意思,就是“弯曲的人”,这个描述真是太形象了。大概一半的患者身上还会出皮疹。
晓曼: 这个关节痛确实是它最折磨人的地方。而且目前没有特效药,也没有普及给大众的疫苗。治疗上基本就是让你好好休息、多喝水,然后用一些退烧镇痛的药来缓解症状。但这里有个坑,千万不能自己乱吃阿司匹林,因为它和登革热症状有点像,用错药会有风险。所以,一旦有症状,一定要去看医生,而且得主动告诉医生你最近去过哪儿,特别是广东。
原野: 哦,原来是这样。主动告知旅行史非常重要。了解了症状和治疗,那我们再看看,现在在中国,尤其是在广东,感染这个病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原野: 其实,目前来看,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感染的风险还是很低的。但广东省确实是特殊情况,那里的气候特别适合蚊子繁殖,所以近期佛山等地就出现了几千个本地病例,这也是国内到现在最大的一次暴发了。不过好消息是,这些病例症状大多都比较温和,没有出现重症或者死亡。
晓曼: 嗯,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常说的“花蚊子”,学名叫白纹伊蚊。这种蚊子特别喜欢在咱们生活区附近活动,而且是白天咬人,尤其是早上太阳刚出来和傍晚快日落那两个时间段。
原野: 你刚才说它喜欢在人居环境附近,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自己家楼下、阳台上那些瓶瓶罐罐里的小积水,都可能是在帮蚊子“养孩子”?
晓曼: 绝对是这样!所以你看佛山这次为什么会对发现积水养蚊子的家庭罚款,这听起来好像很严厉,但它其实是在传递一个信号:公共卫生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清理自家环境的积水,这和政府在外面喷药灭蚊,是相辅相成的。这种“共建共治”的思路,才是对付蚊媒传染病最有效的办法。
原野: 确实,源头治理才是根本。那具体到我们个人,如果要去广东或者其他有风险的地区,有没有什么保姆级的防蚊手册?
原野: 当然有,我们来整理一份“保姆级”的预防清单。首先,行前准备。衣服最好选浅色的长袖长裤,更硬核一点,可以用拟除虫菊酯这种成分处理一下衣物。然后,一定要买有效的驱蚊产品,看清楚成分,要含有避蚊胺,也就是DEET,或者派卡瑞丁,浓度在20-30%的DEET效果比较理想。
晓曼: 这个清单很到位。到了当地之后,防护就要更细致了。比如出门前半小时就把驱蚊液涂好,而且要定时补涂。住进酒店或者民宿,第一时间检查纱窗有没有洞,尽量开空调降低蚊子活性。房间里任何可能积水的地方,比如花瓶,都要清理干净。晚上睡觉,蚊帐或者电蚊香片这些物理和化学手段最好都用上。
原野: 听起来只要把这些措施做到位,就能把风险降到很低了。但凡事都有万一,要是真的出现了疑似症状,我们该怎么办?
原野: 好的,最后我们说说应急预案。如果在旅行中或旅行后,突然出现高烧加剧烈关节痛,第一件事,马上去正规医院。第二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主动告诉医生你最近去过哪里,越详细越好,比如“我上周去过广东佛山”。这能帮医生省去很多判断时间。
晓曼: 嗯,除了去看医生,患者自己也要做好“二次防护”。意思就是,在你生病期间,也要用蚊帐、涂驱蚊液,防止自己被没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因为一旦叮了你,这只蚊子就可能变成新的传染源,再去叮咬你的家人或邻居。这个环节非常关键。
原野: 我明白了,就是自己生病了也要防止病毒通过自己再传播出去。听起来,整个流程其实很清晰,只要科学应对,就完全可控。
晓曼: 是的。所以今天聊下来,我们可以总结几个关键点。第一,基孔肯雅热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不致命,也不会人传人,不用恐慌。第二,主要症状是高烧和关节痛,目前靠对症治疗来缓解。第三,目前国内风险主要集中在广东等地区,罪魁祸首是“花蚊子”,它在清晨和傍晚最活跃。所以,第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严格防蚊,从穿衣到用驱蚊液,再到清理环境积水。最后,万一有症状,赶紧就医,主动告知旅行史。总而言之,我们对基孔肯雅热的态度应该是:非致命但需警惕。做好个人防护,就是对自己和对大家最好的保护。
原野: 非常感谢晓曼今天带来的清晰解读。希望大家都能过一个没有蚊子烦恼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