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4:尼克松辞职、互联网萌芽,塑造现代世界的关键一年
Mars_explorer_c2d40rqy02
1
8-4原野: 如果让你挑一个年份,一个在当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却在暗中悄悄塑造了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的年份,你会选哪一年?
晓曼: 这个问题有意思。可能很多人会想到一些战争结束或者重大发明公布的年份。但要说“悄悄”塑造,我会投1974年一票。那一年,发生了很多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但它们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推倒了后面几十年的世界格局。
原野: 没错。比如,当一个总统被迫辞职,为权力划上边界的时候,另一边,两个工程师正在一张纸上画出未来50亿人的数字家园蓝图。今天,我们就来快速回顾一下,1974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晓曼: 嗯,我们就从那场最大的政治风暴开始吧。
原野: 1974年8月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辞职,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辞职的总统。导火索就是持续发酵的水门事件,最高法院最后裁定,他必须交出那些能证明他掩盖罪证的录音带。
晓曼: 这件事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个总统的下台。尼克松的辞职,以及后来因此完善的信息自由法,等于是在告诉所有人,总统的权力不是无限的。它给权力焊上了一个法律的笼子,或者说,把它放进了一个必须透明的玻璃屋里。
原野: 同年12月,有篇论文几乎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两位叫文顿·瑟夫和鲍勃·卡恩的工程师在里面提出了一个叫TCP协议的概念,就是想让不同的电脑网络能互相“说话”。
晓曼: 对,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东西就是今天整个互联网的基石。它就像是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制定了最早的交通规则。我们今天能上网聊天、看视频、开会,所有的数据传输,都得感谢50年前那篇论文定下的规矩。
原野: 科技方面还有一件大事。1974年4月,英特尔公司推出了8080微处理器。就那么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里面塞了6000个晶体管,每秒能算20万次。
晓曼: 这个在当时绝对是黑科技。虽然很多人一开始觉得这玩意儿就是个“玩具”,但正是这块8080芯片,驱动了世界上第一批个人电脑,甚至还启发了乔布斯他们去设计苹果电脑。可以说,我们今天手机里那颗强大芯片的祖师爷,就是1974年的这个小东西。
原野: 转换个领域,看看生物学。1974年,斯坦福大学的两位科学家,科恩和博耶,做了一个有点吓人的实验。他们成功地把青蛙的基因剪下来,粘到了大肠杆菌的基因里,还让它成功复制了。
晓曼: 这个实验当时在伦理上争议很大,但它其实是基因工程的“出生证明”。它直接打开了一扇大门,就是利用细菌这样的微生物来当“工厂”,生产我们需要的药物。后来我们用来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就是用类似的方法搞出来的。
原野: 有意思,那一年医学上还有个突破。激光,这个听起来像科幻片里的武器,开始走进手术室了。比如在上海瑞金医院,医生们开始用激光来治疗皮肤病。
晓曼: 是的,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的医生也开始用激光治疗白内障。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人类可以用“光刀”来替代传统的手术刀了。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近视矫正手术、肿瘤切除,都源于那个时候的探索。
原野: 再来看看文化领域。1974年圣诞节上映的教父2,用了一种很特别的叙事方式,把主角迈克尔的现在和他父亲维托的过去两条线穿插在一起。
晓曼: 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不只是它拿了六个奥斯卡奖。它彻底改变了黑帮片的玩法。它不再只是打打杀杀,而是开始深刻地探讨,权力到底是怎么把一个人变成魔鬼的。这种对人性的挖掘,后来影响了无数电影和电视剧。
原野: 同一时期,在英国,一场大罢工正在改变整个国家。1974年1月,英国矿工大罢工,导致全国能源短缺,只能实行“三天工作制”,连首相办公室都得点蜡烛办公。
晓曼: 这场罢工的影响极其深远。它不仅直接导致了当时的政府下台,更重要的是,它让英国人第一次切身体会到能源安全有多重要。这直接刺激了他们下定决心去开采北海油田,也为后来撒切尔夫人和工会的激烈冲突埋下了伏笔。
原野: 文学上也有个好玩的实验。1974年,大作家纳博科夫出版了一本叫透明的小说,书里的主角总是在自己的回忆里迷路,时间线完全是跳跃和混乱的。
晓曼: 这书在当时被很多人说看不懂,太晦涩了。但是,这种把时间当成一团乱麻来处理的叙事手法,后来却被村上春树这样的作家奉为至宝。你看他小说里那些突然插入的回忆片段,其实就有纳博科夫的影子。
原野: 最后再看看天上。1974年2月,美国天空实验室的宇航员们结束了长达84天的太空任务返回地球。他们在空间站里不光种了小麦,还详细记录了失重环境下身体的各种变化。
晓曼: 没错。虽然那个天空实验室几年后就坠毁了,但宇航员们在1974年带回来的那些宝贵数据,比如骨密度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后来国际空间站的设计。我们现在看空间站里的各种生命维持系统和锻炼设备,很多设计的源头都能追溯到那次任务。
原野: 这么一圈看下来,1974年确实是个神奇的年份。好像很多塑造我们现代生活的东西,都在那一年播下了种子。
晓曼: 的确如此。我们来快速总结一下:政治上,尼克松辞职为权力套上了枷锁;技术上,TCP协议和8080芯片分别奠定了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基石;生物医学上,基因工程和激光手术开启了新纪元;文化上,教父2重新定义了电影叙事。甚至一场罢工,都改变了一个国家的能源战略。可以说,1974年,就是那个尼克松辞职、互联网萌芽的年份,它在不经意间,为我们今天的世界画好了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