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子》:纯粹之恶的开山,黑暗流网文的兴衰
jun lin
3
8-11原野: 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才是最可怕的恶?是那种为了权力和财富,步步为营、不择手段的枭雄吗?还是说,是那种根本不觉得自己是邪恶的,作恶本身就能给他带来纯粹快乐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部被誉为网络小说里“黑暗流”开山之作的作品——兔子,它探讨的就是后面这种,一种更纯粹、也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恶。
原野: 在网文圈里,很多人会把兔子,也叫兔子尾巴,和后来的蛊真人相提并论。但其实呢,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蛊真人里的主角,他的所有行为,不管多么冷酷,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追求永生和自由。你可以说他是个黑社会大佬,是个枭雄,但他的恶,是有逻辑、有目的的。而兔子的主角李智,也就是后来读者戏称的“大爱仙尊”,他的恶,就显得非常……纯粹。他做的很多事,从我们旁观者的角度看,简直是丧心病狂,但作者却试图从主角的视角,把这些行为描绘成一种“必要之恶”。可问题是,这种为了所谓长远利益而作恶的设定,依然是一种利益驱动。真正让人毛骨悚D然的,是那种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作恶,甚至愿意付出金钱和生命,就为了享受那种摧毁带来的快感的角色。换句话说,兔子的作者,是用一种写“正派主角”的思路,去塑造了一个极端邪恶的形象,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种叙事上的巨大突破。
原野: 那么,这种突破性的“纯粹之恶”是如何在当时的创作环境中诞生的,又为什么会成为一种让特定读者感到“爽”的特殊体验呢?
原野: 其实在兔子出现之前,很多所谓的“黑暗文”,主角干坏事儿,多多少少都得找个理由,最常见的就是复仇。你看,一旦有了复仇这个动机,他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就还能被世俗的道德观所理解,甚至同情。但兔子完全跨过了这条线。主角李智杀人全家,可能仅仅就是因为觉得“好玩”。这种毫不掩饰的邪恶,这种对“性”和“杀戮”这两种最原始欲望的露骨追求,就是它和所有其他作品最根本的区别。主角李智的恶,就像一个拥有了无穷力量却毫无道德观念的孩子,他被最原始的欲望支配,并且把满足这些欲望放在一切之上。这种坦率到近乎粗暴的邪恶,即便是像Overlord里骨王那样的反派主角,也常常需要通过“甩手掌柜”或者“强制情绪镇定”来规避,而李智,他就是一个失控的、享受着失控的恶人。
原野: 兔子真正的价值,就在于它开创了“反派主角爽文”这个品类。它触及了很多人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想要破坏一切的欲望。这种欲望在现实里当然不能被满足,于是就在文化产品里寻找出口。你想想,为什么丧尸片、砍杀电影、cult片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们满足了这种原始的冲动。兔子的主角李智,用他那种纯粹的、毫不掩饰的恶,成为了一个非常小众但极具代表性的符号,也直接影响了后来像我无恶不作、人民公敌这些把“作死”和“邪典”推向极致的作品。
原野: 然而,这种开创性的黑暗流模式,在发展壮大之际却戛然而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时代变迁和内容审查的影响呢?
原野: 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内容审查的加强,兔子开创的这种纯粹黑暗流,基本上是全军覆没了。尤其是在蛊真人被封之后,这个流派几乎就从网文世界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安全的“黑社会升级文”。就像我们前面说的,蛊真人其实更接近后者,主角是为了一个宏大目标而奋斗,而不是为了毁灭而毁灭。真正的黑暗流爽文,是把毁灭本身当作最终极的享受。我得承认,我自己也曾经因为一些个人经历,非常偏爱黑暗文,因为那种彻底的毁灭和报复,能带来一种强烈的情感宣泄。在那个大部分爽文主角还做不到“杀人全家”的年代,兔子的出现,恰好满足了那种“就是为了好玩,所以要毁掉一切”的隐秘欲望。
原野: 所以说,黑暗流网文的消亡,其实也反映了整个内容生态的变化。但它留下的东西很值得思考。这类小说的精髓,往往是把“恶”描绘成一种“扭曲的善”,或者反过来说,把“最大的善良”解读成一种“邪恶”。主角通过一种认知上的误差,比如说,他把杀戮看作是“送人上天堂”的善举,并从中获得巨大的快感。这种视角和认知上的扭曲,才是理解黑暗小说的关键。虽然这个题材因为种种原因消失了,但它曾经触及到的人性深处和它独特的叙事探索,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去回顾。
原野: 好了,聊了这么多,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关于兔子和黑暗流网文的几个核心要点。
原野: 首先,兔子是网络小说里“反派主角爽文”的真正先驱,它对那种“纯粹的恶”的刻画,在当时具有颠覆性的意义。
原野: 其次,主角李智的邪恶,不是为了利益或者复仇,而是被最原始的欲望直接驱动,这让他成了一个极端又坦率的负面角色。
原野: 再者,黑暗流网文的兴衰,很明显地反映了内容审查对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这类作品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触及了人性中被压抑的毁灭欲,并且常常把“恶”包装成一种“扭曲的善”。
原野: 最后,尽管兔子这本书本身,可能文笔和情节都比较粗糙,但它那种突破天际的脑洞,和对反社会人格的深刻塑造,让它成为了黑暗流网文发展史上一个绕不开的重要里程碑,尽管这个类型,最终还是走向了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