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胖东来于东来:用理念而非利润,让员工幸福并誓超山姆
Listener_294416
3
8-25原野: 你听说过有老板嫌高管工作太拼,要求他们一个月只用上十个小时班的吗?听着像天方夜谭,但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真就这么干了。
晓曼: 这听起来确实有点反直觉,尤其是在我们这个都讲究“奋斗”的年代。但这就是于东来,他的逻辑跟别人不一样。他最近的分享核心就一句话:用理念做企业,而不是用企业去换利润。
原野: 没错,他不仅让高管少上班,还给员工大幅涨薪,甚至自己掏钱去救助快倒闭的同行。这套打法,跟现在零售业普遍搞的低价内卷,完全是两个世界。
晓曼: 这就是他那种独特的“狠心”。这种狠,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公司的旧模式下狠手。敢在工资这种核心成本上做这么大的投入,背后其实是对人性最根本的尊重和信任。
原野: 我明白了,这种狠心的背后,其实是他那个“员工幸福就是企业美好”的理念。他甚至说,就算是保洁员,只要专业能力过硬,考到相应的级别,年薪拿个三十万甚至五十万都是可以的。
晓曼: 这一下就把问题说透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给钱多”了,而是一种深层次的价值认可。它给了每个员工一个清晰的信号:无论你在哪个岗位,只要你做得足够好,你就有价值,你就能被成就。这才是真正激发人潜能的东西。
原野: 说得对。胖东来就是靠着“真诚、学习、喜欢、向善”这几个理念,加上对员工这种极致的关怀,建立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那具体到操作层面,比如在选品和用人上,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晓曼: 这就是更有意思的地方了。他们在商品上坚持“宁缺毋滥”,很多三四线品牌直接淘汰,甚至连一线大牌,只要有质量不过关的产品,照样下架。
原野: 哇,这可真够硬气的。那对人呢?
晓曼: 对人就是“高薪换高效”。一个店长年薪能到三十万,普通员工月收入普遍过万。他认为很多问题,比如商品品质不好,根源就是团队不行,而团队不行,又是因为员工收入太低,没有希望。
原野: 有点意思。他这是直接从根上解决问题。给够钱,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然后用严格的标准去筛选商品,保证顾客体验。
晓曼: 完全正确。他把消费者最关心的品质问题和员工最关心的生存发展问题,用一套逻辑给解决了。员工有尊严地赚钱,自然愿意提供最好的服务和产品,顾客也就愿意为高品质买单。
原野: 这种对商品和员工的双重坚持,确实让它显得与众不同。那在这些做法的背后,胖东来对“美好企业”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他未来的野心又有多大?
晓曼: 他对美好企业的定义特别纯粹,就是“员工幸福”。他觉得一个国家的美好是人民幸福,那一个企业的美好,理所当然就是员工幸福。所以他敢把利润分出去,让保洁员也能拿高薪。
原野: 这个格局确实不一样。而且我听说,他的目标是在三五年内,全面超越山姆和Costco。
晓曼: 是的,他有这个底气。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光有“善”的一面是不够的。于东来还有他“狠心”的另一面。
原野: 哦?怎么说?
晓曼: 他自己就说,他是个很决绝的人。对于那些跟不上理念、不愿意改变的高管,哪怕是多年的老朋友,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开掉”。他的原话是,“理念不一致,再好的关系都不行”。
晓曼: 所以你看,胖东来成功的秘诀其实很清晰。首先,它是用“真诚、学习、喜欢、向善”这种理念在驱动,而不是单纯为了利润。其次,它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好企业,那就是员工要幸福,通过高薪和尊重去成就他们。在执行上呢,就是对商品“宁缺毋滥”,对不符合理念的人和事,有“于东来式”的狠心。最终的目标,就是用这种模式,去超越山姆,推动整个行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