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神话钟馗》:借钟馗打鬼,悟空式反抗的唐代新篇
文刂木木彡
9
8-26原野: 提到钟馗,我们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那个抓鬼的黑脸大神,对吧?但如果说,有一部作品,主角不是钟馗,而是借着钟馗的名号去“打鬼”,这故事是不是一下子就变得有意思了?
晓曼: 哦?你是说,把钟馗从一个神,变成了一个符号,甚至是…一种被利用的力量?这个切入点可太刁钻了。
原野: 没错,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可能性。钟馗这个传说,大致上起源于唐代,他开始大显神威的时期,普遍认为是唐玄宗之后。你想想,唐朝从万国来朝的“开元盛世”,急转直下到“安史之乱”,整个社会天翻地覆。
晓曼: 嗯,这种从巅峰到谷底的巨大反差,确实是滋生各种神话和英雄传说的最好土壤。社会乱了,人心慌了,自然就需要一个能镇住场子的超级英雄出来“打鬼”,钟馗的形象也就应运而生了。
原野: 对,有了这个从盛世到乱世的背景,我们再来看黑神话钟馗这款备受期待的游戏,就更有意思了。现在有一种很有趣的观点,说游戏可能不会让我们直接扮演钟馗,而是采用一种“打鬼借钟馗”的模式。
晓曼: 我明白了,这个“借”字是精髓。主角可能是一个在乱世中挣扎的反抗者,为了实现某个目标,他需要一面大旗,而“钟馗”就是最合适的那面旗。这一下子就把故事的层次感拉满了。
原野: 是的,而且这种“反抗者”的视角,还和一些历史上的语录不谋而合。比如那句,“我猜他们的本意,为了打鬼,借助钟馗”。
晓曼: 有点意思。这让我想起了那个更激进的口号,“打倒阎王,解放小鬼”。如果把这个放进游戏里,那主角“借钟馗”要打的“鬼”,可能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妖魔了,而是那个高高在上的“阎王”。
原野: 说到这儿,就得提几句更有意思的历史语录了。比如,“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他们为自己的阶级本性所决定,非跳出来不可。”还有像“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以及那句我们很熟悉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晓曼: 这些话的分量可不轻啊。“牛鬼蛇神”在特定语境下,指的就是那些被视为异己的力量。而“虎气”和“猴气”的比喻,就更像是一种在复杂斗争中的自我定位,既要有原则性的勇猛,又要有策略上的灵活。这些都给黑神话的叙事提供了非常深厚的母题。
原野: 那你觉得,如果游戏真的把这些都融进去了,它想传达的核心信息会是什么?是鼓励我们成为那个借钟馗之名的反抗者,去打破一个旧世界吗?
晓曼: 我觉得,它可能是在探讨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在时代洪流里,个体到底该如何自处?是成为一个猛打猛冲的“打鬼者”,还是一个更懂策略的“借钟馗”的人?这背后其实是在反思,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反抗。
原野: 综合来看,黑神话钟馗很可能就是把主角设定成这么一个“反抗者”,在唐代乱世里,借着钟馗的名号去战斗。而整个游戏最核心的冲突,可能就在于让玩家做出选择。
晓曼: 对,就是路线之争。你是要“打倒阎王,解放小鬼”,专注于推翻那个压迫性的结构?还是选择“打倒一切牛鬼蛇神”,进行一场更彻底、更无差别的清扫?这两种选择背后,是完全不同的哲学。
原野: 这种把历史语境和深刻隐喻藏在游戏里的做法,真的让黑神话钟馗的深度和神秘感都拉满了。它可能不仅仅是一款动作游戏,更像是一次对历史和人性的回望与思考。
晓曼: 总结一下吧。钟馗的传说诞生于唐代的乱世背景。黑神话钟馗呢,很可能就是用一个“反抗者”的视角,借钟馗之名,去探讨“打倒阎王”还是“打倒一切牛鬼蛇神”这两种路线的冲突。说白了,这可能就是借钟馗打鬼,用一种悟空式的反抗精神,去书写一篇属于唐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