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买房定金,就是金融期权的“权利金”
bin meng
3
8-27常四爷: 一提到期权,很多人估计跟我一样,第一反应就是头大,感觉这玩意儿太专业,离我们生活太远了。但其实用一个我们都熟悉的场景,一下子就能说明白。
林溪: 哦?说来听听。
常四爷: 你就想象一下,你看中了一套一百万的房子,但现在手上钱不够,或者还想再考察考察。你就跟房东商量,先付给他两万块钱定金,让他保证,未来三个月内,不管房价怎么变,你都有权以一百万的价格买下这套房。
林溪: 嗯,这个比喻非常到位。这份“购房意向合同”其实就是一份期权。你花了两万块,买到的就是一个“选择权”。未来房价涨到一百二十万,你赚了;万一房价跌到八十万,你也可以选择不买,最大的损失就是那两万块定金,这就叫机会成本。这个“权利在手,义务没有”的特点,就是期权最精髓的地方。
常四爷: 我明白了。所以这里面,我们付的两万块钱,在期权里就叫“权利金”,那个约定好的一百万房价,就是“行权价”,而那三个月的期限,就是“到期日”。
林溪: 完全正确。而且你看,你买的是“一套房子”的权利,这个“房子”在金融市场里,就叫做“标的资产”,可以是股票、指数或者别的什么。期权合约还会规定一张合约代表多少数量的标的,比如一张股票期权,可能就代表着一百股的股票。
常四爷: 这么一说,之前那些听起来很吓人的术语,其实都对应着我们买房定金这个例子的各个部分。
林溪: 对,本质上就是这么一回事。一份标准的期权合约,就是把这几个核心要素给你写得清清楚楚。你买的是什么,也就是“标的资产”;约定的交易价格是多少,也就是“行权价”;这个权利什么时候过期,就是“到期日”;最后,你为这个权利付了多少钱,就是“权利金”。
常四爷: 哦,还有一点,就是刚才你提到的“合约单位”。这个很重要,对吧?在美国市场,一张股票期权通常就代表一百股股票。
林溪: 没错。你付的那份权利金,实际上是为这一百股股票的买卖权利付的费。所以合约单位的大小,直接就关系到你的总成本和潜在的收益规模。
常四爷: 所以我总结一下,期权,本质上就是一份合约。它让买方花一笔钱,也就是权利金,获得一个权利,可以在未来的特定时间,以一个约定的价格,去买或者卖一定数量的特定资产。
林溪: 这个总结就很精准了。这也完美解释了为什么期权买方总说自己风险有限,因为最差最差的情况,就是市场走势完全跟你想的相反,那你直接放弃这个权利就行了,损失的仅仅是你一开始支付的那笔权利金。
常四爷: 有点意思。我们今天这个买房的例子,其实对应的都是预期房价会上涨的情况,在期权里,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看涨期权”吧?
林溪: 对,你已经举一反三了。这是在赌标的资产价格上涨。当然,有买房的权利,自然也就有“卖”房的权利。那就是我们下一期要聊的“看跌期权”了,那又是另一套完全不同的玩法和思考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