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2025年Q2:营收猛增利润减半,战略投资是主因
陈百彦
6
8-27原野: 最近京东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报,营收数据非常亮眼,但利润却出现了大幅下滑。很多人可能第一眼看到会觉得,这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但仔细一看,这背后其实是一盘关于未来的大棋。
晓曼: 没错,这种“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在很多公司进行战略转型或者大力投入新业务的时候都会出现。关键要看,钱到底花到哪儿去了。
原野: 那我们就先从亮眼的地方说起。京东这个季度的总营收达到了356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2.4%,这个数字相当可观了。
晓曼: 是的,尤其是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能有超过20%的增长,说明它的基本盘,也就是核心的零售业务非常稳固。实际上,财报也显示,京东零售的运营利润率达到了4.5%,这可是历史新高。
原野: 这就有意思了。核心业务这么能打,利润率还创新高,但为什么公司整体的净利润反而近乎腰斩,从去年同期的126亿人民币降到了62亿?钱到底去哪了?
晓曼: 这就是这份财报里最值得解读的地方。钱并没有“消失”,而是被主动地、战略性地投了出去。财报里明确提到了“新业务”,尤其是京东食品配送,也就是我们说的外卖业务。这块业务正处在一个需要大量投入来抢占市场、建立网络的阶段。
原野: 哦,我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战略性亏损”。那这种牺牲短期利润的投入,到底图的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多一个外卖业务,跟美团饿了么再打一架吗?
晓曼: 这只是表面。更深层的逻辑在于“协同效应”。你想,外卖是一个非常高频的业务,为了做好它,就必须建立一个极其密集的本地化即时配送网络。这张网一旦建起来,它能送的就不只是餐食了。它可以送药、送超市的生鲜、送任何你需要马上到手的东西。
原野: 有点意思。你是说,用外卖这个高频需求,来养一张更强大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网。
晓曼: 完全正确。这张网能极大地增强京东原有的物流履约能力,让它的服务更快、更深入。这就是典型的用今天的投资,去构建明天的护城河。而且CEO也说了,新业务在订单量、商户规模这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初步的战略目标。
原野: 这么说,利润下滑其实是一种主动进攻的信号。那除了这个新业务,它的老本行,零售和物流,这个季度有什么新花样吗?
晓曼: 零售这块,他们一直在做精细化运营。比如京东超市,会搞一些差异化的包装和产品组合,帮供应商避免陷入价格战。3C品类呢,也在积极布局像AI眼镜、智能机器人这些未来的新产品。同时,线下的京东MALL也开到了24家,把线上数据和线下沉浸式体验结合起来。
原野: 嗯,这些都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里抓住用户。那物流方面呢?我注意到它的全球化动作好像挺大的。
晓曼: 对,这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看点。京东物流正在加速建设它的“全球智慧供应链网络”。不光在美国、英国、法国这些地方建了大量的海外仓,甚至在沙特阿拉伯推出了自己的快递品牌“JoyExpress”,直接在当地做起了从仓储到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
原野: 在沙特做快递?这步子迈得确实不小。
晓曼: 这标志着京东物流的野心已经不再是仅仅服务于中国的电商业务了。它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供应链基础设施服务商。未来,一个中国品牌想要出海,可能直接用京东这一套服务就够了,从中国工厂无缝对接到海外消费者的家门口。这个想象空间就非常大了。
原野: 听你这么一说,这份财报确实清晰地展现了一个“稳住大盘、投资未来”的战略。最后,你来帮我们总结一下今天聊到的几个核心要点吧。
晓曼: 好的。简单归纳一下:第一,京东整体增长强劲,营收同比大涨22.4%,基本盘非常稳。第二,核心的零售业务利润率创了新高,说明主营业务的赚钱能力在增强。第三,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公司在主动投资外卖等新业务,这是为了未来的协同效应和长期增长。最后,也是最值得关注的一点,京东物流正在加速全球化,开始在海外提供本地化的快递服务,这为它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