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力运动者:启动身体隐形引擎,科学提升基础代谢率
Listener_205164
1
9-27原野: 我们很多人都特别在意,跑步半小时到底消耗了多少卡路里。但我们可能没意识到,身体里其实有一个更厉害的“隐形引擎”,叫基础代谢率。它一天24小时都在运转,支撑着我们的心跳、呼吸这些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而且,它竟然占了我们每天总能量消耗的六到七成。
晓曼: 没错。这个概念很有意思,它意味着我们一天消耗的大部分能量,其实不是来自那次挥汗如雨的训练,而是这个引擎在躺着、坐着的时候,就在持续地“烧油”。所以,与其只盯着单次运动消耗了多少,不如想想怎么把这个引擎的功率调高一点,让它24小时都更耗能。
原野: 那这个引擎的功率,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身体里哪些部分是真正的“耗能大户”?
晓曼: 嗯,我们身体里代谢最活跃的其实是心脏、肝脏这些内脏器官,但它们的能耗水平成年后基本就固定了,我们很难去改变。真正可以由我们主动去调整的,其实是肌肉和脂肪的比例。
原野: 哦,原来是这样。那肌肉和脂肪的耗能差距大吗?
晓曼: 差距非常明显。在同样静止的状态下,每公斤肌肉每天消耗的能量,差不多是同等重量脂肪的三倍。一公斤肌肉大概消耗13千卡,而一公斤脂肪只有大概4.5千卡。
原野: 这个对比很直观。所以说,如果我通过锻炼,成功地把一公斤脂肪换成了一公斤肌肉,即使我的总体重没变,我每天躺着不动消耗的能量也变多了。
晓曼: 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想要提升身体的基础油耗,最直接、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增加肌肉量。这相当于给身体加装了更多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耗能设备”。
原野: 那最直接增加肌肉量的方法,肯定就是力量训练了。如果说基础代谢是引擎,那力量训练就像是给这个引擎扩缸,提升基础功率。
晓曼: 这个比喻很恰当。力量训练就是构建高代谢引擎的基石。而且,很多喜欢跑步、骑行的朋友会担心力量训练让自己变笨重,这其实是个误区。科学的力量训练反而能让你跑得更省力、更有劲,还能大大降低伤病的风险。
原野: 嗯,我明白了。所以力量训练不仅能提升静态的能耗,还能直接提升运动表现。那么,引擎升级了,燃料也得跟上吧?营养方面有什么讲究?
晓曼: 对,营养是后勤保障。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蛋白质。它有两个好处:第一,它是长肌肉的唯一原料;第二,我们身体消化蛋白质本身就需要消耗很多能量,这叫“食物热效应”。在所有营养素里,蛋白质的这个效应是最高的。
原野: 相当于吃蛋白质,还能顺便多消耗点能量。那对于我们这些经常运动的人来说,蛋白质得吃多少才够?
晓曼: 对于耐力运动爱好者来说,比较推荐的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1.4到2.2克蛋白质。同时,还有个特别关键的点,就是千万别极端节食。如果你想减脂,也最好只制造一个温和的热量缺口,比如每天比总消耗少吃300到500千卡就够了。这样才能在减掉脂肪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住我们宝贵的肌肉。
原野: 有点意思。所以饿肚子反而是跟自己的代谢对着干。那最后,能不能帮我们总结一下,要想提升这个身体的“隐形引擎”,最核心的几个要点是什么?
晓曼: 好的。简单来说,就四点。第一,要认识到基础代谢率才是我们身体最大的能量消耗来源,是那个“隐形引擎”。第二,这个引擎的功率,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就是肌肉量。第三,力量训练是构建这个高代谢引擎的基石,必不可少。最后,要给引擎加对燃料,也就是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同时绝对要避免极端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