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部的新玩意:我们最近都在用什么?
Listener_360233
8
9-28原野: 咱们平时总说“剁手”买新东西,但很多时候,买回来的新玩意儿,带来的体验可能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有的是惊喜,有的就成了“闲鱼”上的常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编辑部最近又淘到了哪些新奇玩意儿,看看它们到底是“真香”还是“踩坑”了。
晓曼: 没错,这种开箱体验就像开盲盒,充满了不确定性。
原野: 那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掌阅的Ocean 4C电子阅读器。现在用墨水屏保护眼睛的人越来越多,Kindle大家也都很熟了。这款产品有什么特别的吗?我看它不仅能看书,还能手写,系统还是安卓的。
晓曼: 对,Ocean 4C最大的亮点,就是把手写和开放的安卓系统塞进了一个墨水屏阅读器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一下就从一个单纯的“看书工具”,升级成了一个“轻生产力工具”。
原野: 哦?“轻生产力”,这个说法有意思。你是说,手写和开放系统结合起来,解决了什么痛点吗?难道我真的能在上面画画或者办公?
晓曼: 办公可能有点夸张,但它确实打破了“阅读器只能阅读”的墙。你想,以前的Kindle系统是封闭的,传个书都得用邮件,特别麻烦。现在它是安卓系统,你用个局域网互传工具,嗖一下,PDF、文档就都进去了。而且还能装微信读书这样的App,手机上看到哪儿,打开阅读器接着看,进度无缝同步。
原野: 嗯,这个听起来确实方便多了。那手写呢?我虽然有iPad和Apple Pencil,但有时候就是想随便写写画画,辅助思考一下,总觉得盯着iPad屏幕还是有点累眼。
晓曼: 这就说到点子上了。这正是它的核心优势。就是为了你这种“胡写乱画辅助思考”的需求。墨水屏天生就比iPad的屏幕更护眼,延迟也控制得不错。所以它成了一个介于传统阅读器和iPad之间的东西,既能沉浸式阅读,又能满足轻度的笔记和涂鸦需求。
原野: 我明白了,它不是要替代iPad,而是提供了一个更护眼、更专注的记录和思考场景。那聊完这个现代的玩意儿,我们再来看个复古的。编辑Tp居然淘了两台十几年前的iPod。
晓曼: 哈哈,这股复古风潮真是越刮越猛。一台是iPod mini,另一台是设计很特别的第三代iPod。最有意思的是,那台被他自己动手改造过的iPod mini,现在反倒成了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设备。
原野: 这我就好奇了,一个只能听歌的老古董,怎么就成了最爱了?手机听歌不香吗?
晓曼: 这就是情怀和体感的魔力了。他给iPod mini加了Taptic Engine震动马达,转动那个经典的滚轮时,会有哒哒哒的震动反馈。他管这个叫“赛博核桃”,没事就拿在手里盘,特别解压。这种纯粹的物理交互带来的满足感,是现在戳玻璃屏幕的手机给不了的。
原野: “赛博核桃”!这个比喻太绝了。听起来确实很上头。那另一台第三代iPod呢?是不是也这么顺利?
晓曼: 另一台就没那么幸运了,简直是二手交易踩坑的完美案例。卖家号称“98新”,结果到手一看,机身上的划痕被一层所谓的“磨砂处理”给掩盖了,说白了就是打磨了一下,让你看不出来。更离谱的是,机身还弥漫着一股去不掉的烟味儿。
原野: 哇,这太糟心了。花钱买了个“伊拉克成色”的翻新机。
晓曼: 可不是嘛。这也提醒大家,玩老设备虽然有乐趣,但在闲鱼这种平台上确实得火眼金睛。不过话说回来,第三代iPod的设计确实很经典,所有按键都是触摸的,背光亮起时是红色的,非常漂亮。所以即便有这么不愉快的经历,他还是打算留着,以后配个音箱当家庭音乐中心。
原野: 看来老物件的魅力就在于它承载的记忆和折腾的乐趣,当然,也伴随着风险。说完了听的,咱们再聊聊“装”的。有个tomtoc的T37斜挎包,说是能解决“出门不愿带包”的痛点。
晓曼: 是的,这个包的核心卖点非常清晰:身材小,但巨能装。它的内部结构设计得非常“离谱”,巴掌大的一个小包,从前到后居然有4个独立口袋,主袋里还有5个夹层,连带RFID防盗刷的屏蔽层都有。简直是收纳强迫症的福音。
原野: 听起来确实很强大。但我看文章里也吐槽了,说它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普通”了,功能性太强,就像一把瑞士军刀,背在身上不够潮。
晓曼: 没错,这就是典型的“理工男”设计思路,实用至上,美学靠后。但有意思的是,用户自己想了个办法,把原来平平无奇的肩带换成了一根设计感更强的,整个包的气质立马就变了。这也给这类产品一个启示,功能强大的基础上,留给用户一些DIY的空间,反而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原野: 有道理,把“普通”变成了“百搭”。那聊完出行的,我们再看一个放松的,米家智能按摩眼罩。现在这种产品很多,它有什么不一样?
晓曼: 米家这款产品的定位非常精准。你如果想买一个能给你太阳穴“咣咣”按摩的强力护眼仪,那它肯定不适合你。但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可以替代一次性蒸汽眼罩的东西,那它的性价比就很高了。
原野: 哦,我明白了。它的核心功能其实是热敷,而不是按摩?
晓曼: 对。它更像一个可以重复充电使用的热敷眼罩,外加了轻柔的震动功能。它材质舒服,遮光好,热敷温度有两档可调,暖烘烘的。震动按摩几乎没噪音,但因为它不压着眼球,所以按摩感比较弱。总的来说,就是个一次性热敷眼罩的“终身版”。
原野: 这么说就很清楚了,找准自己的需求最重要。最后我们来看一个跟家庭安全有关的升级,Aqara的智能可视门铃G410,听说它用上了毫米波雷达?
晓曼: 是的,这个升级可以说是质的飞跃。很多用过老款智能门铃的人都有个痛点,就是快递员或者外卖员都走了,手机才收到“门口有人逗留”的推送,特别滞后。
原野: 哈哈,这不就等于“亡羊补牢”嘛,人都走了你告诉我干嘛。
晓曼: G410的毫米波雷达就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变得极其灵敏,文章里说,体感上人刚到门口,几乎是秒级响应,推送就来了。这才是真正有效的“逗留监测”。
原野: 这个毫米波雷达到底是什么原理?为什么比以前的技术灵敏那么多?
晓曼: 简单来说,以前的技术大多用PIR,也就是被动红外,它靠感知温度变化来判断有没有人,所以反应慢,人不动或者动得快它都可能识别不到。而毫米波雷达是主动发射电磁波,通过回波来探测物体的存在、距离和微小动作。哪怕你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只是在呼吸,它都能感知到“这里有个人”。所以它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原野: 原来如此,是从“猜有没有人”变成了“精确知道有人”,这对于家庭安防来说,体验提升确实太大了。
晓曼: 是的,虽然它还有一些其他升级,比如视角变广了,但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光是逗留监测这一项功能的巨大提升,就值回票价了。
原野: 听下来,今天这些新玩意儿真是各有千秋。晓曼,最后能帮我们快速总结一下今天聊到的这几款产品吗?
晓曼: 当然。总的来说: 掌阅Ocean 4C,是为那些既要护眼阅读,又想随手写点画点的用户准备的,安卓系统是它的加分项。 玩老iPod,玩的是一种复古情怀和动手的乐趣,但二手市场水深,购买时要多加小心。 tomtoc的T37斜挎包,如果你是收纳控,或者经常需要一个“包中包”,那它强大的收纳能力绝对让你惊喜。 米家的智能按摩眼罩,把它看成一个可充电、带震动的热敷眼罩就好,性价比不错,但别对它的按摩功能期望太高。 最后,Aqara的G410智能门铃,核心升级就是毫米波雷达带来的超灵敏监测,如果你对家庭安全预警的及时性有高要求,这绝对是个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