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曼: 哎,最近老焦虑了,倒不是那种世界末日级的,也不是老大哥盯着你那种,就是…总觉得现在这AI也好,算法也好,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广告,是不是在背后偷偷摸摸地操控着我们?就好像…有个看不见的手在推着你走。你说这是咋回事儿啊?
原野: 哎呦,你这感觉挺准的!简单说吧,现在好多互联网公司,说白了就是靠三招吃饭:搜集你的数据、抓住你的眼球、然后把这些“流量”卖给广告商。AI 一来,这三招就更厉害了,而且…更隐蔽!
晓曼: 隐蔽?怎么个隐蔽法?来,展开说说,我有点懵。
原野: 这么说吧,你想象一下逛超市。以前货架上随便摆着各种零食,现在有AI这个“超级导购”,它专门盯着你,记住你爱吃啥口味,啥时候来逛。然后呢,它就把最容易让你“上钩”的新口味糖,直接摆你眼前。你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为啥突然想吃,就掏钱买了!
晓曼: 嚯!原来是给我们私人定制“糖衣炮弹”啊!厉害了。
原野: 可不是嘛!而且不止广告,算法还会分析你的社交、浏览记录,甚至推断你的心理状态。就算你自己都没意识到,它可能已经摸透你最脆弱的那一面了。
晓曼: 哎!我想起来了!前段时间天天给我推那种“震惊体”文章,看完心情贼差!这跟YouTube老给我推那些阴谋论视频是不是一个道理?
原野: 绝对相关!YouTube的算法追求的是啥?“看得越久越好”!它会一步步给你推更劲爆、更极端的内容,让你一直看下去,它就有钱赚。就像…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就被带沟里了。
晓曼: 哇!这不就永无止境地往深渊里钻吗?那……这玩意儿还能影响啥?
原野: 大了去了!它甚至能影响政治。你看Facebook之前用算法提示用户投票,结果就影响了选举结果!
晓曼: 等等!你是说我们连投个票,都有人在背后“安排”?这也太可怕了吧?!
原野: 差不多就这意思。算法会根据人群特征,给你精准推送信息。更狠的是,它还会用所谓的“黑暗帖文”,专门瞄准某些人群,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忽视、被歧视,然后激起他们的情绪…
晓曼: 我天!这…那国家层面,这玩意儿是不是也能乱来?
原野: 那当然。算法可以轻易推断你的种族、宗教、性取向,然后筛查出谁是“潜在的危险分子”。我们现在差不多就是在搭建一个全社会的监控体系!
晓曼: 听起来好像…科幻电影里的桥段啊!
原野: 其实一点都不科幻,这套商业模式和技术架构,就天然地导向用户黏性和广告收益,所以很多公司可能都没啥坏心眼,但…无形中就推波助澜了。
晓曼: 那…有没有啥办法能阻止这股歪风邪气呢?
原野: 必须得重构数字技术的运作方式。比如增加算法的透明度,限制它们乱搜集用户数据,还有改变平台那种“唯流量论”的激励机制。
晓曼: 也就是说,不是把AI一棒子打死,而是给它“戴上笼头”?
原野: 对!给它立规矩,让AI造福人类,而不是把我们变成商品,任人摆布。
晓曼: 好!那今天就先给大家敲个警钟,别再当“糖衣炮弹”里的小白鼠了!行动起来,刻不容缓!
原野: 没错,睁大眼睛,看清这背后的威胁,我们还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