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stenHub
2
4-28晓曼: 唉,说起AI啊,我脑子里立马蹦出来的就是那种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人大战,要么就是那种无处不在的摄像头,总感觉生活被监视着。但我就在想啊,是不是我们更应该警惕的是,那些真正掌握权力的大佬们,他们会不会利用AI在背后悄咪咪地操控咱们的“软肋”?
原野: 哎,你这个说法我太同意了!你想想,就拿咱们平时刷视频来说吧,你随便点开一个推荐,背后的算法就跟个影子似的,寸步不离地跟着你。它不仅知道你看了啥,还能分析你的性格、情绪,甚至连你啥时候心情不好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晓曼: 啥?等等,你说这推荐算法还能猜到心情?这也太神了吧?简直就像读心术一样!
原野: 可不是嘛!它就像是专门为你量身定做的“糖果”,不停地往你眼前塞。你心情不好,它就给你推各种励志讲座,让你感觉充满力量;你心情好,它就给你推各种购物视频,让你忍不住买买买——目的就是让你一直停不下来,沉迷其中。
晓曼: 这么说起来,这好像最终目的就只是为了卖广告?
原野: 表面上看,它确实是为了卖广告。但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一言一行。你想想,像YouTube、抖音这些平台,它们会不知不觉地把你推向越来越极端的内容,让你死死地粘在屏幕前,这样广告主就能趁机出更高的价钱。 这就跟温水煮青蛙一样,等你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晓曼: 那政治因素呢?我好像听说过有所谓的“黑暗帖文”?
原野: 哎呀,你说到点子上了,那才是最可怕的部分!广告主、甚至是政府,他们可以锁定特定的人群,然后利用算法给“合适”的人精准投放政治信息。可能你和你朋友刷朋友圈,看到的内容根本就不一样,你压根儿就不知道你身边的人都看到了些啥。
晓曼: 哇,这不就是信息茧房和回音壁的放大版吗?我的天,想想就觉得可怕!
原野: 没错,而且它更隐形,更难以察觉。你以为你是自由选择,其实你一直都在一个巨大的算法网络里转悠。这个网络的目的就是最大化你的黏性和平台的收益,但它无意中就成了一种操控工具,细思极恐啊!
晓曼: 那咱们普通人能有什么招儿来破解这种局面吗?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操控吧?
原野: 首先,一定要有这种意识:别被算法当成小白鼠!其次,我们要推动平台提高透明度,让他们公布自己的算法机制,限制他们采集数据的范围。还有,要修改平台的激励机制,不能让他们只盯着广告费,要考虑到用户利益。
晓曼: 听起来像是一场长期的斗争啊!不过,知道总比不知道好,知晓真相,才能拥有改变的力量。
原野: 没错!重构数字技术,其实就是给这种无形的权力套上一条链子,不让它随意挥舞,为所欲为。
晓曼: 哎,好!那咱们今天就先聊到这儿。希望大家听完之后多动动脑子,对那些算法说一声:“你可别瞎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