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stenHub
0
4-28晓曼: 哎,最近听说OpenAI又整了个新活儿,叫O3是吧?听着就挺神秘的,据说能像CSI那样,看张照片就能猜出在哪儿拍的?这靠谱吗?
原野: 靠谱,而且比你想的还邪乎。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给照片加了个“超级放大镜”,然后连接了一个“啥都知道”的数据库,各种细节都能给你扒出来。
晓曼: 真的假的?那我现在随便拍张照片,比如说…就郊外几棵树,几辆车,啥地标都没有,它也能猜出来?
原野: 大概率能。它会先分析照片里的环境,比如植被种类,天气情况,建筑风格,如果画面里有车, 它甚至会把车牌放大,或者分析地面纹理,然后通过跑代码来辅助判断,是不是有点像侦探查案?
晓曼: 听着有点科幻啊…等等,它是不是靠EXIF信息啊?
原野: 不是,这才是最骚的。之前有人测试,O3第一次猜的时候,可能偏个几百英里,但第二次立马给你精准定位,而且第一次猜的方向跟EXIF信息完全不搭边。
晓曼: 哎呦,那可真牛!现在市面上其他模型也能做到这种程度吗?
原野: 有些也能猜个大概,像Claude 3.5/3.7 Sonnet之类的,但它们就是单纯看画面。O3厉害就厉害在,它把工具调用和思维链整合到了一起,能放大分析、运行代码,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效果就好很多。
晓曼: 哎呦我去,这么一说,感觉O3这套流程跟看CSI现场取证似的,太刺激了。
原野: 没错,不少人已经复现过了,随便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比如马达加斯加,布宜诺斯艾利斯之类的,都能给出相当靠谱的推测。
晓曼: 听你这么一说,我这心里是既激动又有点怕怕的。这技术要是被滥用,那咱们的隐私岂不是直接裸奔了?
原野: 这就说到点子上了。O3甚至能获取用户粗略的位置信息,虽然它推断照片位置不一定靠这个,但风险显而易见。以后大家得长个心眼,一张看似普通的旅游照,都可能暴露你的行踪。
晓曼: 哎,今天真是长见识了!AI这把“双刃剑”,用的好效率火箭飙升,用不好,可能就是个隐私大漏洞。
原野: 可不是嘛,小心驶得万年船,了解技术的力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晓曼: 没错!感谢今天的深入解读,咱们下期再聊点别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