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stenHub
3
5-16原野: 你有没有觉得挺奇怪的,咱们地球在太空里看,那叫一个水灵,蓝白相间,可火星呢,就跟糊了一层番茄酱似的,红彤彤的?
晓曼: 哈哈,你这形容挺接地气!不过啊,那可不是什么番茄酱,是薄薄的一层尘土,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就是铁锈。
原野: 铁锈?这么薄的一层,就能把整个星球都染红了?这也太神奇了吧!
晓曼: 可不是嘛!火星表面你随便挖一下,露出底下的岩石,就不是红色的了。那层尘埃,薄的地方可能就几毫米,厚的地方,最多也就两米。
原野: 哇,几毫米?那几乎都感觉不到啊!那这些尘土是怎么均匀地铺满整个星球的呢?
晓曼: 这就得说到火星上的风了。火星的风啊,就像一个辛勤的清洁工,把高地上的尘土扫到低洼的地方。虽然一次扫的范围不大,但是架不住它勤快啊,日积月累,山谷、平原上就到处都是红色的尘土了。
原野: 诶,等等,地球上刮风也带灰尘啊,为什么地球没变成土黄色?
晓曼: 这你就不懂了吧?地球的大气层密度高,灰尘不容易长时间飘在空中。而且,地球大气层还会发生瑞利散射,让天空呈现蓝色。更重要的是,尘埃落到地上,很快就会被植被覆盖住。火星就不一样了,它的大气层超薄,只有地球的0.7%,尘埃一旦飘起来,就很难落下去。
原野: 瑞利散射在火星上就完全失效了吗?
晓曼: 几乎失效了。火星大气主要让长波长的红光散射,短波长的蓝光就不太显眼。所以,火星的天空不是清澈的蓝色,而是带着橘红色。
原野: 敢情是“红光专场”啊!那这尘埃怎么又跟铁扯上关系了呢?
晓曼: 因为这尘埃的主要成分是纳米级的赤铁矿,铁含量很高,被氧化后就变成了红色。虽然可能也有黑色的磁铁矿,但数量太少,根本盖不住赤铁矿的红色。
原野: 听起来跟地球上的铁锈差不多?
晓曼: 差不多,氧化铁就是“锈”。不过,火星上绝大部分的地壳、熔岩流都被氧化过了。尤其是在北部和中纬度地区,氧化铁的含量更高。
原野: 我还看到资料说,火星南北半球的海拔不一样,尘埃的分布也不一样?
晓曼: 对,南部高地含铁量少一些,北部低地含铁量多。Tharsis火山高原的含铁量特别多,但是它东部低地的含量又骤降。这跟地形、气流都有关系。
原野: 听起来就像有人在全世界撒了一层“红细沙”,可这层沙又这么薄,真是凤毛麟角啊!
晓曼: 正是因为它超薄,才让我们看到的火星是红色的。如果没有这些悬浮的尘埃,你站在火星表面,看到的天空可能接近黑色,只能看到一丝蓝色。说不定还能数出地球、金星、木星呢!
原野: 那火星“摘下面具”后,岂不是更像一块太空里的石头了?
晓曼: 可以这么说。没了尘埃的“斗篷”,才是真实的火星,就像剥开柚子皮看到的果肉一样。
原野: 好了,这次总算搞明白了火星“红”的秘密:就是一层薄薄的、随风飞扬的赤铁矿尘埃!
晓曼: 没错,小小的尘粒造就了“大红星”。
原野: 今天就先聊到这儿吧,下次咱们再扒一颗星球的“外衣”!
晓曼: 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