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歌: 哎呀,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在全球科技圈呼风唤雨的大佬,怎么突然就一脚踏进了政坛,甚至还嚷嚷着要搞个新政党?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啊?
林溪: 简直就是一出大戏!马斯克跟特朗普前脚刚撕破脸,后脚就宣布要成立什么“美国党”。结果呢,市场那叫一个“立竿见影”,而且是灾难性的“见影”!消息一出来,特斯拉的股价周一开盘就跟坐了滑梯一样,收盘直接跌了快7%,市值啊,一夜之间,哗啦啦地蒸发了超过680亿美元!我的天!
暮歌: 680亿美金?!我的妈呀,这代价也太大了吧!感觉就是把一艘航空母舰的钱给烧了。那马斯克自己的小金库,肯定也跟着缩水不少吧?
林溪: 可不是嘛,他个人财富直接少了大概90亿美元。这简直就是他自己亲手点燃了一场金融海啸,然后发现自己就在风暴中心,被卷得七荤八素。
暮歌: 市场对马斯克这波“豪赌”反应这么激烈,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不务正业”跑去搞政治了?我觉得没那么简单吧,这背后肯定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猫腻”?
林溪: “分心”只是个借口,或者说,只是冰山一角。其实华尔街那帮投资者早就对他这种“撒豆成兵”的精力分散模式忍无可忍了,你想啊,特斯拉、SpaceX、X平台,哪个不是烧钱的无底洞?他一个人管这么多。结果这回更绝,直接下场搞政党,在投资者看来,这简直就是把“不专注”这三个字玩到了登峰造极,彻底把市场的焦虑情绪给炸了个稀巴烂。
暮歌: 市场反应这么快,还这么负面,摆明了背后肯定有个什么“导火索”给点着了。那到底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能让马斯克做出这么激进的政治决定呢?总不能是吃错药了吧?
林溪: 导火索嘛,那可太明确了。咱们把时间稍微倒回一下,来到2025年7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名字听起来特唬人的法案,叫“大而美法案”。就是这个法案,直接把马斯克的怒火给彻底点燃了,然后,就有了他跟特朗普彻底闹掰的后续。
暮歌: 哎,一个法案而已,能有这么大的威力?它到底是动了谁的“奶酪”,能让马斯克这么大动干戈?
林溪: 它可不是动了别人的,它直接动了特斯拉最核心的那块“大奶酪”!这个法案干了两件对特斯拉来说简直是“致命一击”的事情:第一,咔嚓一下,把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给取消了;第二呢,又把燃油车的燃油经济性标准给削弱了。这两条,刀刀见血啊。
暮歌: 取消补贴这个我懂,那肯定会影响销量嘛。但削弱燃油车标准,这怎么也会对特斯拉影响这么大呢?这听起来有点拐弯抹角啊。
林溪: 嘿,这可就说到点子上了,这涉及到特斯拉一个特别“隐秘”的赚钱大法,很多人都不知道呢!原来啊,特斯拉每年都能通过向那些燃油经济性“不达标”的传统车企,出售他们的“监管积分”来大赚一笔。这笔钱,听好了,是纯利润!2024年,光是这部分收入就高达28亿美元,占了它毛利润的16%!新法案这么一搞,这块大肥肉每年可能要直接损失17亿美元,简直是割肉啊!
暮歌: 喔——原来如此!这哪是什么单纯的理念之争啊,这根本就是直接往特斯拉的“钱袋子”里捅了一刀!难怪他跟特朗普会闹到公开决裂,这下子彻底说得通了。
林溪: Bingo!完全正确!要知道,马斯克以前可是特朗普的重要金主,还是他的政府顾问呢,关系铁着呢!结果这次一牵扯到真金白银,两人就在X平台上上演了一出“隔空对骂”的精彩大戏。特朗普还嘲讽马斯克“完全脱轨”,这不就把矛盾彻底激化了嘛,最终马斯克一气之下,索性自己去搞了个政党。这真是“一言不合就建党”啊!
暮歌: 所以说,一个法案的冲击,再加上和特朗普的彻底闹掰,直接把马斯克逼上了自己组建“美国党”这条路。那问题来了,华尔街那帮精英和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他们是怎么看待马斯克这种“政治热情”的?这又会给特斯拉带来什么长远的“后遗症”呢?
林溪: 就像我们之前聊的,华尔街那帮人,早就对他“审美疲劳”了。你看看,连知名的投行William Blair都直接把特斯拉的股票评级给降到了“持有”,理由就是政策上的各种“逆风”,还有投资者对CEO“精力太分散”的担忧。这简直就是给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又狠狠地补了一刀。
暮歌: 马斯克这人吧,虽然有钱有势,影响力也大得惊人,但在美国这种两党制根深蒂固的地方,他想搞个全新的政党,去挑战这种体制,这事儿真的能行吗?我怎么觉得有点“天方夜谭”啊?最大的阻碍会是什么呢?
林溪: 哥们儿,这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想想看,美国的两党制那可是根深蒂固,盘根错节,一个新政党要想拿到法律认证、建立起庞大的基层组织、再参与全国性选举,那面临的法律和政治阻力,简直就是一座大山!说白了,这更像是一种“我就是不服”的姿态,一种以“倾家荡产”风险发起的个人化挑战。
暮歌: 听你这么一说,这场马斯克的“政治豪赌”从起因到经过,再到直接影响,我们算是看明白了。那现在,咱们不妨把目光放得更远一点,来好好琢磨琢磨,这场风波,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呢?
林溪: 最最核心的启示,我觉得就是:当一个科技巨头的商业帝国,跟国家政治来了一次“硬碰硬”的正面冲突时,到底会发生什么?马斯克这场政治豪赌,为了跟一个法案“死磕”,竟然选择自己去组建一个政党,结果呢,就是让特斯拉一夜之间,将近七百亿美元的市值,就这么灰飞烟灭了。这真的逼着我们去思考,一个拥有如此巨大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家,他的行为边界到底在哪儿?这究竟是一次注定要“摔个大马趴”的冒险,还是预示着未来某种新力量的悄然萌芽?我觉得啊,这事儿,咱们还得持续关注,好戏可能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