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哲: 听你这么一说,感觉今年抖音小店这片江湖,确实是有点不太平静啊。那你说,跟去年比起来,商家们现在遇到的最大挑战,到底是个啥?
诗涵: 哎哟,最大的挑战?那可不就是咱们老生常谈的俩字儿嘛——“内卷”!尤其这价格战,简直是卷到没边儿了,感觉底裤都快卷没了。你今天刚把价压到五块,明天准有人跳出来卖四块,后天保不齐就有人直接干到三块。好多去年靠自然流量还能混口饭吃的商家,今年那真是被割得一大半都快没了,感觉都快绝望了。商品卡断流也特别吓人,你吭哧吭哧亏着钱拉来点流量,结果价格刚想喘口气回调一下,“嘎”一下流量就没了,心都凉半截。
苏哲: 听起来真是让人头大,这‘内卷’和自然流的困境,简直把商家逼得走投无路了。那抖音平台这时候推出的‘全域推广’,是不是就是咱们的救命稻草啊?它跟咱们以前那些推广方式,到底有啥不一样的地方?为啥它就能成为大家口中的‘破局之道’呢?
诗涵: 嗯,它最牛的地方就在于,全域推广直接把付费流量和自然流量这俩兄弟给“合体”了,不分你我了。它的目标特别明确,就是奔着“额外增量”去的,要给你整个店铺的流量来个确定性的、实打实的提升。它可不是简简单单给你买个广告位那种小打小闹,而是帮你把整个店铺的流量池都给撬动起来,让你的整体交易额蹭蹭往上涨。对于那些深陷价格战泥潭,流量又干涸的商家来说,这简直就是一道曙光啊,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苏哲: 哇,听你这么一形容,这全域推广简直就是应对现在市场这种“妖魔鬼怪”的灵丹妙药啊。那对于我们这些想尝鲜的商家来说,它的核心门道和那些最基础的设置,我们最应该先搞明白些啥呢?
诗涵: 简单粗暴地说,全域推广就是把所有能进流量的口子都给你打通了,让你一次性玩个够。它最最核心的亮点,就是它看的是ROI,也就是投产比,直接拿这个来给出价目标,不像以前非得按点击或者成交来算。我给你举个最近的例子吧,我投了一个新品,系统建议我的ROI是1.97,这基本就是我能保本不亏钱的底线了。但为了让它快速跑起来,我实际出价的时候,也就敢出个1.68到1.88。
苏哲: 这种‘低开高走’的出价策略听起来真是精明又实用啊!那在咱们实际操作的时候,比如素材的选择上,视频和图片到底谁更给力?还有啊,为啥你特别推荐单计划单品投放呢?有啥讲究没?
诗涵: 肯定是视频更给力啊,能推视频就尽量推视频!而且最好是那种你之前用小店随心推或者标准计划跑过,验证过效果的优质视频。图片虽然也能投,但效果通常是比不上视频的。至于为啥要单计划单品,那主要是为了咱们自己省心省力,方便管理、调整和优化。你想啊,一个计划里要是塞了一大堆链接,那数据全混在一起,后期你想分析哪个品跑得好、哪个跑得差,那简直就是一锅粥,根本没办法做精细化调整。
苏哲: 了解了全域推广的核心机制和基础设置,接下来咱们就得面对一个更头疼的问题了:到底什么样的商品和素材才能跑出来?有没有什么又省钱又高效的测试方法啊?
诗涵: 这点真是关键中的关键!全域推广它可不是什么万能药,不是你把链接扔进去就能跑出来的。你必须得去“测款测品”,优先推那些已经有数据模型、被市场验证过的优质品。你可千万别想着开了全域推广,就能把你店里所有滞销品都盘活,把整个店铺的销售额都拉起来,那简直是想多了,不现实!
苏哲: 既然全域推广不是所有商品都适用,那我们到底怎么才能判断一个商品它有没有潜力呢?在测款和测素材这块儿,你有没有什么‘省钱又高效’的压箱底绝招?
诗涵: 当然有啊!我这儿总结了一套‘三阶段测款法’,第一阶段最暴力也最省钱,直接拿别人的爆款视频当本地素材去测。你没听错,就是去采集下载那些爆款链接下面达人带货的视频,甚至都不用剪辑,直接本地上传。你可别小看这种方法,它能让你用最低的成本,快速知道这个品在你店里到底能不能打,有没有爆款潜质。
苏哲: 这种‘拿来主义’听起来真是太高效了!那后续的第二、第三阶段,我们又该怎么循序渐进地优化素材,最终实现长期稳定的流量获取呢?
诗涵: 如果第一阶段测出来这个品没问题,确实能跑得动,那第二阶段你就可以开始自己动手做“混剪”了,把这些混剪视频发布到自己的抖音号主页上去起量,同时也能顺便积累点自然流的权重。等到第三阶段,这个品和整个计划都跑得特别稳定了,甚至开始盈利了,这个时候你再去投入成本做“原创素材”,比如找达人拍或者找机构代拍。这样做的目的呢,一方面是为了规避平台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更长久地吃自然流量,让你的生意更稳当。
苏哲: 这种测款测素材的思路真是清晰得一目了然!当我们选好了品、测好了素材并开始投放后,下一步就是如何精细化地进行出价和预算管理,确保计划跑得又稳又好,利润也到手。
诗涵: 没错,投放这事儿啊,它就是个精细活儿,可不是你设好参数就一劳永逸的。
苏哲: 既然我们提到了‘低开高走’的出价策略,那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把握这个‘低开’和‘高走’的度呢?比如,每次提升ROI的幅度大概是多少比较合适?
诗涵: 我通常会从保本ROI的0.8到0.9倍开始,比如说,如果我保本ROI是2.0,那我可能就先出个1.68或者1.88。等计划跑起来,数据稳定个一两天之后,我再开始“托价”,也就是一点点慢慢提升ROI的目标。记住,幅度千万不能大,每次提升个3%到5%就足够了,大概也就是零点二到零点三。我有个计划就是这样,从1.68一点点托到了2.60,量和利润都稳稳当当地上升了。但你切记啊,不要小看这零点二到零点三个投产比,它可能已经相当于你好几块钱的利润了,积少成多嘛。
苏哲: 这种小步快跑的策略确实稳健!但如果预算加得太快,会不会导致计划‘跑飞’或者出现那种无脑消耗的情况?你对预算管理有什么特别的建议吗?
诗涵: 那肯定会的!所以我建议啊,初始预算千万不要设太高,三五百块钱就够了。如果跑得好,你再逐步增加,比如从300加到500,再到800、1000,一点点往上加。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每天半夜零点,你一定要记得把预算回调到初始的三五百块,除非你打算通宵熬夜盯盘,否则第二天早上醒来,你可能会收到一个“惊喜”(大额消耗),心疼死你。
苏哲: 精细化的出价和预算管理确实是门大学问。但即便我们操作得再精细,也难免会遇到计划断流或者ROI不达预期的情况。当这些问题出现时,我们又该如何诊断和优化呢?感觉就像医生看病,得找病根。
诗涵: 哎,这真是最常见的问题了。断流的话,我一般会先尝试把ROI目标下调个5%到10%,这相当于提高出价去抢流量。或者更直接一点,把商品价格通过优惠券、打折这些方式下调个5%,促进转化。要是实在不行,那就果断删掉这个计划,换新素材重新测,别恋战。
苏哲: 那如果ROI一直打不正呢?就是怎么都亏钱,赚不回来那种。
诗涵: ROI一直打不正,那问题就比较深了,得好好查查了。首先你得看看素材的点击率,至少要到2%-3%才算及格。其次再看链接的转化率,优秀的能到15%-20%,差的可能只有3%-7%。转化率差,多半是你的定价太高了,或者基础销量和评价没做起来,SKU设计不合理,甚至啊,可能是你选品本身就有问题。比如说,我之前见过一个三百多块钱的鱼塘制氧机,这种高客单价的品,它本身就不太适合跑短视频成交,想靠短视频出单太难了。
苏哲: 听起来,分析ROI就像医生看病,要从表象深入到病根,一步一步来。那有没有一些‘症状’是我们可以直接判断,这个品可能真的‘没救’,需要及时止损的?就是那种,劝你别再挣扎了赶紧换的信号。
诗涵: 有啊!如果你把定价、素材、基础销量这些能优化的都优化了,投了三五天甚至半个月,结果还是亏得一塌糊涂,那你就别再纠结了,直接换品!这说明这个品可能就是不行,或者它压根儿就不适合你来做。及时止损非常重要,别跟钱过不去。
苏哲: 及时止损的智慧,有时比盲目坚持更重要,这话真是说到心坎里了。除了这些宏观的调整策略,在日常投放中,我们应该如何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来优化投放,以及如何控制调价频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呢?
诗涵: 我发现很多商家习惯24小时不间断地投放,但其实全域推广的转化数据在一天内波动特别大。就像我自己的计划,早上跑得特别好,中午和下午就比较拉胯,晚上又蹭蹭回来了。所以,我们就会根据这些高峰期来重点投放,把钱花在刀刃上。
苏哲: 那有没有一个你推荐的‘全天投放时间表’?比如,什么时候开启计划最合适,什么时候可以考虑暂停,以及在这些时段中,预算和出价又该如何调整呢?给我们个参考。
诗涵: 我个人的习惯是,凌晨5点就开计划,考虑到全国的时差,这时候已经有人开始刷手机了。跑到早上7点,如果数据表现不错的话,就开始加预算。中午到下午14点到16点,是大部分计划比较拉胯的时候,如果数据不好,我会果断暂停。等到晚上8点左右,再重新开启计划,冲刺一波。
苏哲: 这种分时段的策略确实能提高效率。但你在讲解中多次提到‘调价’,调价频率过高会不会有什么风险,比如影响平台的保障期?这个大家都很关心。
诗涵: 风险很大!记住一个原则:一天调价不要超过两次,而且两次调价之间必须间隔一个小时以上。否则,平台的成本保障期会失效,万一你跑亏了,平台是不赔付的,那损失就得自己扛了。
苏哲: 了解了这些时段策略和调价规范,我们在日常运营中就能更从容了。但如果一个计划,即便我们做了所有优化,它就是长时间不消耗,或者ROI一直不见起色,我们又该如何深层排查,并判断何时应该止损呢?感觉这才是最考验人的。
诗涵: 这种情况太普遍了。首先你要给计划足够的冷启动时间,两到四个小时不动是正常的,别急。但如果一天半天都不消耗,那你就得从头到尾好好排查了。比如,你的出价是不是真的“高”了?记住,ROI设得低,出价才高。然后看看店铺体验分和商品分达不达标,链接有没有做几十单的基础销量,营销工具是不是都设置好了,商品定价是不是太高?我甚至会建议你做一个“阴阳SKU”,用一个低价的规格把外露价卡下来,提升竞争力,吸引人点击。
苏哲: 听起来排查点非常多,简直是抽丝剥茧啊。那如果所有这些都排查完了,也优化过了,计划还是‘打不正’,甚至持续不消耗,我们什么时候应该果断放弃,及时止损呢?别再浪费时间精力了。
诗涵: 如果你把这一套组合拳都打完了,计划还是三到七天都纹丝不动,或者ROI一直亏得离谱,那大概率就是品的问题了,真的!这时候就别犹豫了,直接去换品,别再跟它死磕了。死磕一个没希望的品,才是你最大的成本,也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苏哲: 及时止损的智慧确实比盲目坚持更重要,这句话今天真是听了好几遍,也该记住了。最后,我们再来聊聊全域推广的两种主要投放模式——控成本和放量,以及如何利用全域推广进行商品卡投放。
诗涵: 好的。
苏哲: 全域推广有两种投放模式:控成本和放量。对于咱们新手商家来说,该如何选择呢?它们各自的优势和适用场景又是什么?
诗涵: 放量模式就是告诉系统“只管给我推流量,越多越好”,它起量非常快,最低30块钱预算就能给你带来大概3000的曝光、二三十个点击,特别适合用来快速测款,看看这个品有没有潜力。而控成本模式呢,你可以自己设置一个ROI目标,系统会尽量按照你的目标去跑,相对来说更可控,更适合追求利润的商家。我个人一般是先用控成本模式跑。另外啊,如果商家没有短视频创作能力,或者不想拍视频,也可以直接进行商品卡投放,建计划的时候不添加视频素材就行,主要吃的是商城和搜索的流量,这也很香。
苏哲: 明白了,全域推广确实提供了更多元、更灵活的选择。通过今天你这些深入浅出的分享,我相信大家对全域推广应该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也知道怎么去玩转它了。
诗涵: 是的,全域推广虽然给了我们新的机会,但也要求我们更懂策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盲目。真正的破局,其实就是告别那种无休止的价格内卷,用更科学、更聪明的方法找到自己的增长路径。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测试,找到流量和利润的最佳平衡点,最终才能在这片竞争激烈的红海中稳稳当当地站住脚跟,甚至突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