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暑期档:多元剧集待爆,谁是头号种子?
Listener_464592
3
7-17原野: 不知不觉,2025年的暑期档电视剧市场已经开打一个多月了。各大平台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古装、现代、刑侦、现实主义,感觉屏幕上什么类型的剧都有。但说实话,好像到现在还没有一部能让所有人都讨论的现象级爆款,大家都有点剧荒,在等着一部能真正点燃这个夏天的作品。
晓曼: 嗯,这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感觉,在暑期档这种兵家必争之地其实挺常见的。所有人都把最好的牌压在这儿,反而让观众有点眼花缭乱,不知道该先看哪个。
原野: 有点意思。你觉得这种“静待爆款”的局面,是市场在等一个像去年那样的绝对“王炸”,还是说,今年的爆款可能就是由好几部表现不错的剧集,共同构成的一个“爆款群”?
晓曼: 我觉得大家心里期待的,还是前者。毕竟“现象级”这三个字,就意味着它能成为社会话题的焦点,能把平时不怎么看剧的人都拉进来看。如果只是几部剧各自美丽,那只能说是“百花齐放”,还算不上一枝独秀的爆款。
原野: 我明白了,所以虽然选择很多,但那个能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成为饭桌上谈资的作品,我们还在等。那我们就来盘一盘,在现在这些剧里,有哪些因为演员、IP或者设定特别新颖,被大家看作是“头号种子选手”呢?
晓曼: 好啊,咱们先从古装剧聊起吧,这块儿历来是暑期档的重镇。
原野: 对,今年古装剧依然是主力军,但玩法好像变了。我看了看片单,像书卷一梦玩起了“穿书加无限流”,朝雪录是“仵作、恐怖美学再加权谋复仇”,还有锦绣芳华,直接把“女性成长、商战和非遗美学”给捏一块儿了。
晓曼: 没错,这些“跨界”组合拳打得很有意思。这说明创作者们也知道,传统的仙侠宫斗已经很难满足观众了,必须得在设定上搞点反套路的东西,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大家的眼球。
原野: 确实,光听这些设定就觉得挺新鲜的。那在这些新玩法里,你觉得哪部剧因为它的演员阵容、IP基础或者前作口碑,最有潜力冲出来呢?
晓曼: 这个嘛,每部的赢面不太一样。锦绣芳华有明星阵容和前作基础,属于自带流量。而像长安的荔枝这种,靠的是马伯庸这个金字IP和顶级的制作班底,是品质的保证。另外像书卷一梦主打设定新奇,临江仙虽然有些争议,但话题度和热度一直很高,都有机会。
原野: 听起来古装赛道真是神仙打架。那聊完古装,我们再看看现代剧。今年现实主义题材好像也特别强势,尤其是刑侦、政法类的,比如以法之名、正当防卫、扫毒风暴这几部。
晓曼: 对,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这几部剧的特点是,它们不再是披着职业外衣谈恋爱,而是真的在深耕职业化的叙事,探讨一些很尖锐的社会议题。这说明整个行业正在从过去的纯娱乐化叙事,向“专业主义和社会议题共振”的方向转型。
原野: 我明白了,观众现在也更想看点有深度的东西,不只是图一乐。这种专业性和对社会议题的关注,确实是很大的加分项。那除了这些硬核的,还有没有其他值得关注的现代剧?比如有热门演员加盟的,或者题材比较轻松新颖的。
晓曼: 当然有。比如谭松韵和许凯的许我耀眼,还有根据热门小说改编的难哄和白色橄榄树,这些剧因为演员的号召力或者本身IP的热度,关注度一直很高,也是潜在的爆款候选。
原野: 这么看下来,不管是古装还是现代,都有不少潜力股。那我们聊到最后,一部剧到底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从“潜力股”变成真正的“爆款”呢?感觉这背后肯定不是单一因素能决定的。
晓曼: 你说到点子上了。一部剧能爆,绝对是内容、演员和营销这三者完美结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它就像一个三条腿的椅子,缺了任何一条都站不稳。内容是根基,故事不好一切免谈;演员是助推器,能带来第一波关注度;而营销就是那个火种,负责把剧的热度彻底点燃,让它出圈。
原野: 这个比喻太形象了。所以结合我们刚才聊的这些剧,你觉得目前来看,哪部剧最有可能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到位,成为今年暑期档那个真正的“头号种子”呢?
晓曼: 这个预测很难,但我个人觉得,有几部剧的赢面更大。首先,锦绣芳华在演员和内容上都有优势。其次,像长安的荔枝这种,靠的是顶级IP和制作,内容为王。还有书卷一梦,它的新颖设定本身就是最大的营销点。总的来说,今年暑期档虽然还没出现一部一统江湖的剧,但正是因为题材多元,古装在创新,现实题材在突破,才让整个市场充满了变数和期待。最终谁能成为那个爆款,关键就看谁能把内容、演员和营销这三件事都做到极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