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PT-5来了:博士生级AI免费开放,性能称霸全球
Calvin Hsu
11
8-9柳飞霜: 最近AI圈真是炸了锅了,感觉一夜之间,全世界都在等的那个大家伙,GPT-5,终于来了。而且一上来就放大招,说是在AIME 2025这种关键测试里拿了满分,什么文本、编程、视觉,全面把Gemini、Claude这些对手甩在了身后。
振松: 是的,这个消息确实很震撼。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好像终于可以跟过去那种“干不同的活儿,换不同的模型”的时代说再见了。GPT-5搞了个大一统,它自己就能判断你的问题复不复杂,需不需要“深度思考”,整个体验无缝衔接,智能得有点吓人。
柳飞霜: 哦?这个“深度思考”是怎么实现的?听起来很玄乎。
振松: 其实原理挺巧妙的。它内部有两个引擎,一个基础模型处理日常聊天,一个深度推理模型专门啃硬骨头。还有一个“调度员”一样的模块,实时判断该派谁出场。比如你在发布会上看到的,你问它个物理概念,它不光能给你讲明白,还能当场给你画一个动态的SVG动画来演示,这个就很直观了。
柳飞霜: 我看到了那个演示,确实厉害。自己画图解释,这哪是聊天机器人,这简直是个私人教师了。
振松: 没错。而且这种能力延伸到编程上就更可怕了。演示里它能非常快地搭一个功能完整的App出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写几行代码了,这是把AI在软件开发里的角色,直接从一个辅助工具,变成了半个项目经理加主力程序员。
柳飞霜: 所以OpenAI才敢说这是他们“有史以来最强”的编程模型。除了编程,我听说它在写作上也进化了?不再是那种冷冰冰的、模板化的机器人腔调了。
振松: 对,它现在能写出带有个人风格和情绪的东西了。但我觉得,这次升级最值得关注的一个点,反而是它的安全机制。它搞了一个叫“safe completions”的新模式。
柳飞霜: safe completions?安全补全?听起来像个技术词。
振松: 简单说,就是它在面对一些有风险或者敏感的指令时,不再是以前那样,直接弹个红框说“我不能做这个”。而是会试着去理解你的意图,然后引导你,告诉你如果要合规地做这件事,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或者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流程。
柳飞霜: 有点意思。你觉得这种从“直接拒绝”到“引导合规”的安全模式转变,在AI伦理和实际应用上,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振松: 我觉得这绝对是AI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进步。它让AI的角色从一个被动的“守门员”,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合规顾问”。你想,这意味着AI在给你提供强大能力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教育用户,怎么去负责任地使用这项技术。这对于整个AI生态的健康发展来说,太重要了。
柳飞霜: 确实,一个更懂分寸、也更会引导的AI,用起来才更放心。聊了这么多强大的功能,那它贵吗?我们普通人能用上吗?
振松: 这就是最重磅的地方了。它对普通用户直接免费开放。当然也有Plus和Pro模式。对于开发者,API的价格梯度也拉得很开,从最便宜的Nano模型每百万token五美分,到最强的GPT-5模型十美元,丰俭由人。而且OpenAI还放话说,未来的AI会远远超越现在的训练模式,特别提到了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巨大潜力。
柳飞霜: 听起来野心非常大。博士生级的AI免费开放,这真的是要彻底改变游戏规则了。
振松: 可以这么总结。总的来说,GPT-5的发布标志着AI的能力确实进入了一个新的“博士生”阶段。它通过集成深度推理和多模态能力,能智能地处理各种复杂任务。同时,在编程、写作和安全机制上的全面进化,让它成了一个更强大、也更人性化的伙伴。最后,通过分层的定价和对未来的布局,尤其是在医疗领域的展望,也让我们看到了AI技术更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