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佐斯告别信:抵御平庸,独特是场“能量战”
mingye cai
7
8-11晓曼: 你有没有想过,宇宙其实对你有一个计划?而且这个计划,说出来可能有点扎心,就是希望你变得平庸。对,你没听错。这不是什么悲观主义的论调,而是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在他写给股东的最后一封信里,留下的一份极其深刻的警告。
晓曼: 他说,这个世界,正用一种“千钧之力”把你拖向平庸。为了让你理解这股力量有多强大,他引用了著名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的一个观点。道金斯说,生命本身,其实就是一场持续对抗死亡的斗争,而“抵御死亡是需要持续做功的。”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呢?就是说,如果你停止努力,停止主动地去抵抗,那么任何生命体,无论是你我,还是一家公司,一个组织,最终的结局都一样——“终将消融于环境,丧失独立存在的形态。”
晓曼: 其实,我们得先搞清楚一件事。这种所谓的“平庸化”,它不是一种被动的、缓慢的衰老过程。恰恰相反,它是一种非常强大、非常主动的拉力。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物理学里那个著名的“熵增定律”。什么意思呢?就是宇宙间的一切,天然就有一种从有序走向无序、从独特走向同质的趋势。一个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房间,如果你不去管它,它只会越来越乱,绝不会自己变得更整洁。
晓曼: 这个定律放在商业世界里,就意味着一家曾经独具特色的公司,如果不持续创新,就会慢慢变得和竞争对手没什么两样,最后在红海里苦苦挣扎。而放在我们个人身上呢,就更微妙了。我们在追求舒适、寻求社会认同和被群体接纳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一点一点地放弃那些让我们之所以成为“我”的独特棱角。这个过程是如此的自然,以至于我们常常意识不到。所以,对抗它,才需要一种反直觉的、巨大的努力。
晓曼: 贝佐斯真正高明的地方在于,他没有把这个道理仅仅停留在个人成长层面。他把这个生物学原理,直接延伸到了商业,甚至民主制度的层面。这就告诉我们,对抗平庸,它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个人选择,也不是什么企业战略的选项之一,它是一个支配着所有复杂、独特实体能不能继续存在下去的,基本法则。无论是亚马逊那片生机勃勃的雨林,还是一家叫亚马逊的科技巨头,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只要你想维持自己的独特性,宇宙的熵增定律就要求你,必须持续不断地付出努力,去对抗那股要把你拉回混沌和平均值的力量。
晓曼: 然而,当我们屈服于这种强大的拉力,选择那条阻力最小的、最舒服的路径时,我们究竟会失去什么呢?
晓曼: 信中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动态,说一对幸福的夫妻,他们选择过“正常”的生活,随大流,这确实可以节省很多能量,不用去折腾,不用去对抗。但信里也明确指出,“这也意味着一种损失。” 道理其实我们都懂,“做自己”这句箴言我们从小听到大,谁都知道“独特性价值连城”。但问题是,很少有人真正理解,要维持这份独特性,背后需要支付多么高昂的“能量代价”。而最终的后果,就是我们慢慢失去了独立的形态和价值,变成了那个我们曾经最不想成为的、面目模糊的普通人。
晓曼: 这种损失,它往往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戏剧性的失败,它更像是一种缓慢的侵蚀。就像水滴石穿一样,一点一点地磨损掉你身上那些最宝贵、最与众不同的特质。这就是典型的“温水煮青蛙”。为了眼前的那么一点点便利,为了避免冲突和麻烦,我们慢慢地放弃了那些真正能让我们变得卓越的东西。这种损失是什么?是那些你本来可以实现却没有实现的潜力,是那个你本来可以成为却没有成为的真我,是一家企业本来可以拥有却被钝化了的核心竞争力。
晓曼: 当然,肯定会有人反驳说,顺从和融入群体,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啊,能被大家接纳,还能减少很多摩擦和冲突。从短期来看,这当然是对的,它确实能节省能量。但是,贝佐斯观点的核心恰恰就在于,这种短期的能量节省,是以牺牲你长期的、最终的存在价值为代价的。你今天省下来的那点力气,未来可能要用你整个独特性的消亡来偿还。这笔账,真的划算吗?
晓曼: 那么,既然屈服于平庸会导致如此深刻的损失,我们又该如何积极地反击这种无处不在、而且异常强大的力量呢?
晓曼: 贝佐斯给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行动号召。他说,你首先要“清醒认知守护独特性所需的能量代价。” 你必须清楚地知道,你要付出的努力有多大。然后,他用一种近乎呐喊的语气敦促我们:“世界正以千钧之力将你拖向平庸,永远不要缴械投降。” 最后,他给出了那个最终的定论:“为独特性支付代价是值得的。”“坚持真我必将面临持续的能量消耗,但这份坚持永远物超所值。”
晓曼: 所以,你看,解决方案并不是让你做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决定,然后就万事大吉了。它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日复一日的“能量”投入。这意味着,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前方永远有阻力,并且有意识地、主动地去抵抗它们。这可能意味着,在人生的很多岔路口,你要去选择那条更艰难、更不被看好、更具挑战性的路。但正是这些艰难的选择,才能最终保护和增强我们身上那份独一无二的特质。
晓曼: 对独特性作为一种持续努力的深刻理解,其实就把我们引向了贝佐斯这封信里,最核心的洞察。
晓曼: 所以,当我们把这一切都梳理清楚之后,会发现它归结为几个非常关键的点。首先,平庸化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它是一种像熵增一样普遍而强大的趋势,它在主动地把所有东西,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拖向同质化。
晓曼: 其次,要想抵御这种平庸化的引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持续地投入能量。选择“轻松”和“顺从”,短期看是省力了,但长期来看,代价就是你核心价值与独特性的彻底丧失。
晓曼: 再者,守护独特性,它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它背后的能量代价,并且有意识地、心甘情愿地去为之付出。
晓曼: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种为了保持独特而付出的坚持和努力,尽管过程非常耗能,甚至痛苦,但它所带来的最终价值,远远超过你所付出的代价。
晓曼: 贝佐斯这封信,它最深层的意义,是把“做自己”这么一句我们听烂了的、看似简单的个人成长箴言,一下子提升到了一个宇宙级的生存法则的高度。它在警示我们,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整个社会,我们真正的存在和价值,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可以轻松维系的。恰恰相反,它是一场永不休止的、针对无处不在的平庸化引力的反抗。而我们进行这场反抗,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更不是为了显得自己特立独行。我们是为了防止自我消融,是为了让我们身上那份独一无二的生命之光,能够在这浩瀚又冷漠的宇宙中,继续闪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