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怦然心动》:朱莉与布莱斯,视角碰撞中的爱与成长
Listener_477452
2
8-25原野: 我觉得每个人可能都记得自己小时候第一次对某个人心动的感觉吧?就是那种,整个世界好像突然“咔嚓”一声,焦点全落在了那个人身上。
晓曼: 没错,而且很少有电影能把这种感觉拍得像怦然心动这么经典。它不仅仅是拍出了心动,更是把同一个故事,从两个完全相反的视角讲了一遍,一个觉得是命中注定,另一个却觉得是“社死现场”。
原野: 哈哈,这个形容太精准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电影,看看朱莉和布莱斯这两个小孩,是如何在各自的世界里,看待同一份感情的。
晓曼: 故事开始在1957年,七岁的朱莉看到新搬来的邻居布莱斯,立马就被他那双蓝色的眼睛给迷住了。对她来说,那一刻就是闪电击中了心脏。
原野: 但对于小布莱斯来说,朱莉的热情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而且导演在这里用了一个特别妙的俯视镜头。
晓曼: 我知道你说的那个,布莱斯站在阳光里,而朱莉恰好在房子的阴影里。这一下就把两个家庭的阶层差异,或者说那种自信心上的不同,用一个画面给讲清楚了。这不仅仅是光影,更是他们世界观的第一次碰撞。
原野: 那么,从这第一次有点尴尬的相遇开始,朱莉为了靠近布莱斯,就开始了她的“送鸡蛋计划”。
晓曼: 对,在她看来,分享自己家鸡下的蛋,是最真诚的示好。但布莱斯家呢,尤其是他那个有点刻薄的爸爸,觉得朱莉家院子乱糟糟的,鸡蛋肯定不干净。
原野: 所以布莱斯就背着朱莉,偷偷把那些鸡蛋全都扔掉了。我每次看到朱莉发现真相那一幕,都觉得特别心碎。
晓曼: 是的,那种被欺骗和背叛的感觉,就像那些碎了一地的鸡蛋壳,把一个七岁女孩最初的信任也给打碎了。这让我想起小王子里说的“驯养”,朱莉付出了她的时间和情感,结果却被这样对待。
原野: 嗯,也正是从这件事之后,朱莉开始更多地待在她家门口那棵巨大的无花果树上。
晓曼: 那棵树是她的避难所,也是她的瞭望塔。她坐在上面,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也能重新审视她和布莱斯之间的关系。那棵树,其实就是她精神成长的象征。
原野: 所以很多人看完会觉得,他们之间错过了很多。但电影似乎在说,这种“错过”不全是坏事。
晓曼: 对,错过不一定等于遗憾。很多时候,正是因为这些小小的误会和错过,才给了他们各自成长的空间。朱莉学会了看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布莱斯也慢慢意识到,自己过去有多么肤浅和懦弱。
原野: 这才是真正的成长。不是纠结于过去谁对谁错,而是能跳出自己的视角,去理解对方,甚至看到对方身上自己曾经忽略的闪光点。
晓曼: 是的,当朱莉不再把布莱斯当成全世界,她才真正开始拥有自己的世界。而当布莱斯开始懂得朱莉的珍贵时,他才开始真正地成长。
原野: 除了故事本身,这部电影的细节也特别值得玩味,简直就是“彩蛋”大集合。
晓曼: 没错。比如朱莉爸爸的画,还有布莱斯外公那台老相机。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道具,它们都在讲述着角色的内心和传承。
原野: 我对色彩的运用印象最深。朱莉总是穿着暖色调,特别是红色,充满了生命力。而电影的色调也随着他们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晓曼: 对!这些细节共同构建了一个特别丰富的世界。最后,当他们真正理解了对方,电影给出的画面是,他们成为了彼此生命里的光。这正是这部电影最动人的地方,在两个视角的不断碰撞中,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爱与成长。
原野: 所以说到底,这种深刻的连接,即便过去了很多年,你再想起来,心里还是会觉得暖暖的。
晓曼: 是的,就像电影里说的,这种感觉不是你人生的一个“bug”或者故障,反而像一次重要的“系统更新”,它证明了你的心,依然是鲜活的,还能感受到最纯粹的心动。
原野: 那么,最后也想问问听众朋友们,你生命里那棵让你看清世界的“无花果树”,还在吗?
晓曼: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跟我们分享你的故事。也预告一下,下期我们会聊聊海蒂和爷爷,看看怎么能把坏脾气变成一块好吃的“芝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