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定币的欧洲美元之困:流动性才是致命伤
C Shen
2
8-26原野: 我们一聊到稳定币崩盘,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八成是“资不抵债”吧?就觉得它背后储备的钱肯定是不够了。但最近有份报告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说这可能完全搞错了重点。
晓曼: 这个观点确实有点反直觉,但又一针见血。它把稳定币,也就是Stablecoin,跟一个听起来很古老的金融概念——欧罗美元,做了个类比。简单说,欧罗美元就是存在海外银行的美元,而稳定币就是存在区块链上的美元。
原野: 哦?链上美元?这个说法很形象。所以它们俩的共同点是什么?
晓曼: 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承诺“按面值兑付”,让你不用离开它们各自的生态系统——不管是离岸市场还是区块链——就能完成交易,省去了很多麻烦。但这个类比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一下就点醒了我们:稳定币真正的命门,可能根本不是偿付能力,而是流动性。
原野: 等等,“流动性而非偿付能力”,这句话信息量有点大。我一直以为,像之前Terra崩盘,就是因为它背后的抵押品变得一文不值,还不上了。你的意思是,就算它储备充足,只要流动性一出问题,照样会崩?
晓曼: 正是如此。这就像一个水库,就算你储满了水,但如果出水口被堵住了,下游照样干旱。传统金融市场,比如欧罗美元,它有一套成熟的“流动性阀门”,就是通过利率差来调节资金进出。但链上世界的这套机制,说实话,还非常原始。
原野: 我明白了,所以这个欧罗美元的类比,其实是在说稳定币在流动性管理上,有先天的短板。那我们就得看看,这个成熟的欧罗美元市场,到底是怎么保持稳定的?
晓曼: 欧罗美元体系的核心稳定器就是利率。当美国国内外的美元利率不一样的时候,就会有人去套利,这个过程就像一个“救济阀门”,自动地就把交易中的不平衡给吸收掉了。
原野: 那要是这个阀门也顶不住了呢?比如遇到金融危机这种极端情况。
晓曼: 这就是传统金融体系的“大招”了——央行会下场。比如美联储会通过“流动性互换”协议,直接给其他国家的央行输送美元,确保整个离岸市场的美元不会枯竭。你看,不管是08年金融危机还是2020年疫情,这套机制都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原野: 这么说,欧罗美元体系背后,其实有个“最终大佬”在兜底。但稳定币的世界呢?它们有自己的“美联储”吗?
晓曼: 这就是最根本的区别。加密世界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去中心化,但这也就意味着它没有一个可信的“最后贷款人”。它们的那个“救济阀门”非常脆弱,一旦市场恐慌,说失灵就失灵。
原野: 所以,传统金融体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稳定的支付系统,背后得有清晰的层级和央行这种机构来提供流动性保障。那我们再看稳定币,它们是怎么尝试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
晓曼: 它们主要试了三种路子。第一种最简单,像Tether和USDC,你说你有一块钱的稳定币,我就在银行里存一块钱的真实美元资产。第二种是超额抵押,像Dai,用价值更高的加密资产去抵押。第三种就是想玩点高科技的,算法稳定币,代表就是TerraUSD。
原野: 啊,TerraUSD,这个名字现在听起来都让人心头一紧。它的崩盘,是不是就说明了算法这条路走不通?
晓曼: 它的崩盘是教科书级别的失败案例。它整个设计都建立在一个致命的假设上:就是用来和它进行套利平衡的那个Luna代币,永远有流动性,永远有人买。
原野: 我记得它的机制是,当TerraUSD跌破一美元时,人们可以用它去换价值一美元的Luna代币,然后卖掉Luna赚钱,这样就能把价格拉回来。这个设计听起来挺完美的,怎么就失效了?
晓曼: 因为这个“完美”的设计,忽略了人性中最根本的恐惧。当恐慌蔓延时,根本没人去接盘Luna,它的流动性瞬间就蒸发了,价格直接奔着零去了。你那个套利机制,就像是造了一辆需要靠下坡才能启动的汽车,一旦到了平地,就彻底趴窝了。它血淋淋地证明了,流动性是不能被想当然地假设存在的。
原野: 这教训太深刻了。那除了算法稳定币,整个稳定币市场最近好像也挺不好过的,这又是为什么?
晓曼: 这就要看更大的宏观环境了。说白了,之前稳定币市场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搭了美元长期零利率政策的便车。在那个环境下,资金成本几乎为零,大家玩各种套利玩得不亦乐乎,很多潜在的问题都被掩盖了。
原野: 我明白了,就像是水涨船高,所有船看起来都漂得很好。
晓曼: 对!但现在美联储一加息,潮水退了。真实的利率差异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之前那些看似无风险的套利空间瞬间消失,整个市场的信用体系都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测试。这时候谁在裸泳,就一目了然了。
原野: 所以,这个宏观政策的转向,等于给整个DeFi和稳定币生态来了一次釜底抽薪。那未来会怎么样?
晓曼: 未来可能会更“无聊”,也更“成熟”。过去那种靠便宜资金和疯狂套利驱动的增长模式结束了。整个行业被迫要去思考一些基础的金融问题,比如风险管理。所以你看,现在反而是像PayPal这种有传统金融背景的巨头开始发稳定币,或者银行和央行自己在研究代币化存款。因为它们能更好地解决合规和稳定性的问题。
原野: 确实,从欧罗美元的类比,到Terra的教训,再到宏观利率的影响,我们看到了一条非常清晰的线索。那么最后,你来帮我们总结一下,关于稳定币,我们今天最应该记住的几个核心要点是什么?
晓曼: 好。第一,记住那个欧罗美元的类比,它告诉我们稳定币的核心是链上美元,而它最致命的弱点是流动性,而不是偿付能力。第二,流动性是金融系统的命脉,绝不能想当然,Terra的失败就是最好的警钟。第三,宏观政策,特别是美联储的利率走向,是稳定币市场兴衰的根本驱动力。最后,未来的方向,很可能是更合规、与传统金融结合更紧密的模式,但即便如此,如何高效管理链上链下的流动性,依然是它们要面对的终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