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界M7预售43分钟破10万 价格争议下Max版智驾最香?
Listener_615297
0
9-9柳飞霜: 最近,车圈最火爆的新闻,可能就是全新的问界M7了。它的预售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43分钟就收获了超过10万台的小订,甚至一度把华为商城都给干崩溃了。24小时内,订单量更是冲到了15万台。
柳飞霜: 但在这一片狂欢的数字背后,很多真正想买车的朋友可能反而更头疼了。增程版28万8起,纯电版32万8起,这个价格听着好像还行。可你点进去一看,好家伙,足足12款配置,两种座椅布局,三套动力规格。这就像走进了一座巨大的价格迷宫,让人眼花缭乱。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向导,帮你把这款现象级的车,从价格到配置,彻底梳理清楚。
柳飞霜: 好,面对这么复杂的配置,咱们先别急着一头扎进去。咱们先聊点最实际的:怎么花钱最划算。这个预售权益,到底藏着什么玄机?其实问界M7的预售给了一个2000抵5000的权益,这等于官方直接给你优惠了3000块。但重点不在这,重点在于,按照鸿蒙智行以往的套路,新车正式上市的时候,价格八成还会有进一步的下调,大概在8000到1万块钱,而且还会送充电桩、车漆券这种首发礼包。换句话说,现在下个小订,你很可能享受到“预售优惠+上市降价”的双重福利,还能避免上市后排长队等车和优惠缩水的问题。
柳飞霜: 这种策略其实就是为了“锁定用户”和“制造紧迫感”。通过预售权益快速积累订单,给生产和上市打个底。同时又暗示你上市后还有优惠,鼓励那些对价格敏感又想早点提车的朋友赶紧做决定。
柳飞霜: 明确了怎么拿优惠,我们现在就得深入到车型配置的细节里了,因为这才是真正决定你花出去的钱值不值,以及未来用车体验好不好的关键。
柳飞霜: 全新M7提供了多达12款配置,咱们可以先从大的方面分,就是增程版和纯电版,5座和6座。这里有个很明确的价格差:6座版统一比5座版贵2万块。这两万块主要给你升级了第二排的零重力座椅和行政头枕,听着很舒服。但是,它的第三排是纯手动的,也没有加热通风,功能比较简陋。所以,这两万块值不值,就看你对第二排的舒适度有多看重,以及第三排的使用频率高不高了。
柳飞霜: 定好了动力和座位数,增程版又分了Pro+、Max和Ultra三个等级,纯电版则是Max两驱、Max四驱和Ultra。这里有个特别关键的信息点:如果你是冲着华为那个“满血版”的高阶智能驾驶来的,那对不起,你必须得选Max或者更高的版本,起步价直接就到了32万8。
柳飞霜: 你看,厂商通过这种细致的配置划分,就是想满足不同预算的人,但同时呢,也一步步地引导你往高配上走。2万块的6座升级,给你舒适性,但又在第三排留点遗憾。而“满血智驾”的门槛,直接就把价格抬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柳飞霜: 既然提到了“满血智驾”,那我们就必须得聊聊,那个看起来好像也挺高级的Pro+版本,到底能不能满足你对智能驾驶的期待。
柳飞霜: Pro+版本其实也配了激光雷达,但这个雷达是装在舱内的,主要是为了提升主动安全,比如帮你识别一些比较矮的障碍物。但是,它不支持全场景的NCA,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真正能让你在城市里也体验到高阶智驾、高阶泊车和完整主动安全功能的,是Max及以上版本。因为它用的是车顶那个192线的半固态激光雷达,还多了5个4D毫米波雷达。
柳飞霜: 所以你看,这里就存在一个关键的“信息差”。Pro+版本在宣传上可能也打着“激光雷达”的旗号,但如果你不仔细看功能,很可能就误以为它和Max的智驾能力是一样的。对于冲着华为ADS来的用户,Pro+其实是个“次优选”,强行选了,上市后很可能会因为智驾体验达不到预期而后悔。
柳飞霜: 那么,Max版本相比Pro+版本,多花的这4万块钱,究竟换来了哪些核心价值,又是否真的物有所值呢?
柳飞霜: 这4万块,可以说是把牙膏一次性挤满了。首先,电池从42度升级到了53.4度的大电池,纯电续航直接干到了315公里。其次,底盘升级成了B式双腔空气悬架加CDC动态控制,舒适性和操控性都上了一个台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前面说的,换上了车顶192线激光雷达和5个4D毫米波雷达,直接解锁了全场景的NCA和所有高阶智驾功能。而顶配的Ultra版,多的也就是AR-HUD、主驾零重力座椅这些舒适性配置,性价比反而没那么高。
柳飞霜: 所以说,这4万块买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三个字:“一步到位”。它让你在续航、舒适性和智能化这三个核心体验上,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避免了你后续因为配置不够用而后悔或者折腾着去加装。
柳飞霜: 了解了Max版本的核心价值,我们再来看看纯电版车型。纯电版起步就是Max配置,后驱版用的是100度的大电池,续航能到710公里,对于大部分城市通勤来说,一周充一次电都足够了。如果你想上四驱版,需要再加2万块,续航会降到660公里。这个四驱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北方的冰雪路面,或者你经常需要激烈驾驶、高速超车。否则的话,这2万块其实可以省下来。
柳飞霜: 既然提到了选装,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哪些选装配置最值得考虑,又有哪些可以省下预算。
柳飞霜: 外观上,像珊瑚红、牧业青这些新颜色要加6000。内饰的松露棕、星云红要1万。轮毂方面,21寸的要加1万,如果再配上黑曜套装就要2万。我个人觉得21寸轮毂是个不错的选择,兼顾了视觉效果和续航。另外,零重力座椅1万,后排娱乐屏8000,这些就看你家里有没有这个需求了。还有一个全系可选的电动脚踏,6800块。总之,选装这东西,一定要理性,避免为了配置而配置,不知不觉就把预算给加高了。
柳飞霜: 在理解了车型配置和选装的逻辑后,我们把它放到整个市场里看看。跟竞品比,理想L7基础版,31万多,没有空悬和视觉智驾。小米SU7 Max,不到30万,但续航短一些。智界R7 Max,价格差不多,但品牌力稍弱。再跟自家的老款M7比,新的Pro+版虽然贵了将近2万,但换来了新平台、大电池、空气悬架和双激光雷达,这个硬件升级幅度,几乎等于换代了。
柳飞霜: 所以,问界M7这次定价虽然比老款高了,但配置给得非常足,在同价位里竞争力很强。尤其是在智能化和底盘舒适性上,Max版本可以说是提供了越级的体验。如果正式上市后价格能再低一点,那市场表现就更可怕了。
柳飞霜: 综合以上所有分析,我们现在可以对新M7的最终落地价和购买策略,做一个比较清晰的判断了。参考问界M8和M9的惯例,预售2000抵5000,这3000块优惠已经锁定了。预计上市后,价格还会有8000到1万的降幅,再送点礼包。这么算下来,增程Max版32万8的预售价,上市后落地价很可能在31万左右,再给你点选装券,基本就到了“闭眼冲”的区间。如果你对价格很敏感,那最好的策略就是在小定权益截止前下单,先锁定优惠,然后静观其变。
柳飞霜: 好了,聊了这么多,最后我给大家提炼几个核心的购买建议,帮你快速做决策。
柳飞霜: 首先,全新问界M7预售虽然火爆,但价格和配置非常复杂,一定要仔细甄别。
柳飞霜: 第二,Max版本,不管是增程还是纯电,都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它能一次性满足你对智驾、续航和底盘这三大核心的需求。
柳飞霜: 第三,如果你是冲着华为全场景高阶智驾来的,千万别选Pro+版本,因为它不支持,存在“智驾降级”的风险。
柳飞霜: 第四,6座版的升级有限,除非是刚需,否则更推荐5座版,能获得更好的后备箱空间。
柳飞霜: 第五,理性看待选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别为那些用不上的功能花冤枉钱。
柳飞霜: 最后,预计上市后价格还会有优惠,Max版本的落地价很可能在31万左右,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最值得入手的“六边形战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