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be Coding:AI 协作编程,让你的想法快速变 App
feifei ai
1
9-25苏哲: 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包括中学生,脑子里可能都冒出过一两个绝妙的 App 点子,但一想到“编程”这两个字,就感觉像要徒手爬喜马拉雅山一样,直接就放弃了。
诗涵: 嗯,太真实了。感觉编程就像一个神秘的黑盒子,得学一堆看不懂的语言才能打开。但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个东西,可能会彻底改变这个想法。它叫 Vibe Coding。
苏哲: 对,我们今天要聊一种颠覆性的软件开发新范式,叫做“Vibe Coding”。简单来说,它将 AI,比如 Claude Code,从一个简单的工具提升为真正的“协作编码伙伴”。
诗涵: 没错,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它不再局限于经验丰富的程序员,而是让设计师、产品经理,甚至是创始人,都能通过与 AI 的对话来快速构建软件。
苏哲: 那么,这种“对话式协作”具体是怎么运作的?听起来有点玄乎。它跟我们熟悉的传统开发有什么本质区别?
诗涵: 这个嘛,区别可太大了。你可以这么想,传统的开发,就像是你得自己当厨师,从买菜、洗菜、切菜到下锅炒,每个步骤都得亲力亲为,周期特别长。而 Vibe Coding 呢,你变成了餐厅老板或者美食家,也就是“战略家”,你只需要想清楚你要做什么菜、什么口味、给谁吃,然后把这些想法清晰地告诉你的专属大厨,也就是 AI 这个“执行者”。
苏哲: 哦,我明白了。AI 就负责把我的想法快速做成一道道菜,我只需要尝一尝,然后告诉它,嗯,这个太咸了,那个需要再加点辣。
诗涵: 就是这个意思!你通过不断的反馈来迭代,大大加快了验证想法的速度。所以它不是让你变成一个只会念咒语的提示工程师,而是让你成为一个更高效的“软件构想家”,专注于“创造什么”,而不是“怎么实现”。
苏哲: 听起来非常强大,也为软件开发打开了新的可能性。那么,要实践 Vibe Coding,具体有哪些关键阶段和最佳实践呢?
诗涵: 其实它有一套非常结构化的流程,不是随便聊聊天就行的。
苏哲: Vibe Coding 的实践过程被细分为几个关键阶段,从最开始的“明确目的”,需要创建像 `0_vision.md` 这样的愿景文件,到“了解你的用户”,收集用户画像和痛点,再到“定义结果和成功指标”。
诗涵: 是的,这些前期准备超级重要,它们就像是给 AI 的导航地图。你地图画得越清楚,AI 开车才不会跑偏。而且,后面还需要研究“基准测试和灵感”,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明确自己的技术方案,并建立“技术基础和 AI 规则”。比如,你可以创建一个叫 `CLAUDE.md` 的文件,把所有项目的规矩、你偏好的代码风格都写进去,这样 Claude 每次跟你合作前都会先“预习”一遍,保证它懂你的规矩。
苏哲: 听起来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扎实。这就像盖房子前,图纸、材料清单、施工规范都得准备得明明白白。那在进入实际的“原型设计”阶段,以及后续的“测试和部署”过程中,又有哪些关键点需要注意呢?
诗涵: 嗯,进入执行阶段,沟通的艺术就更重要了。
苏哲: 在 Vibe Coding 中,“使用 Claude Code 进行原型设计”是核心环节,这需要结构化的沟通和“构建-测试-迭代”的循环。同时,还需要掌握“提示工程和迭代策略”,比如利用“规范模式”来优化你的指令。
诗涵: 没错,这里的关键是把大任务拆成小请求,一步一步来。你不能跟 AI 说:“给我盖个商场”,它会懵掉。你得说:“先帮我打好地基”,然后再说:“现在,我们来建一楼的承重柱”。并且“测试和验证”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代码本身的功能测试,但更重要的是——用户验证。
苏哲: 哦,就是说,你做的东西得拿给真人用用看。
诗涵: 对!一个技术上完美无瑕但没人觉得好用的软件,其实是最大的失败。你得确认这个软件真的解决了用户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苏哲: 听起来,Vibe Coding 不仅是关于速度,更是关于如何与 AI 高效协作,同时保证代码质量和用户价值。那么,在整个过程中,有哪些容易踩坑的地方,又有哪些必须坚持的最佳实践呢?
诗涵: 坑其实还挺多的,很多人刚上手时容易跑偏。
苏哲: 实践 Vibe Coding 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最佳实践非常重要,比如“基础优先方法”,也就是在编码前准备好愿景、用户和技术文件;还有“卓越的提示工程”,要用结构化的提示来分解任务。
诗涵: 同时,要特别注意“会话和上下文管理”,别在一个对话里聊太多不相干的事,会让 AI 精神错乱的。最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对 AI 的输出进行“质量控制”。绝对要避免那种“漫无目的的提示”,比如就扔一句“帮我做个聊天软件”,这肯定不行。还有,千万不要“接受第一个输出”。
苏哲: 有点意思,不要接受第一个输出,这是为什么?
诗涵: 这就像去定制西装,裁缝给你拿出的第一版样衣,你总得穿上试试,告诉他哪里紧了、哪里松了,对吧?你不能看都不看就直接穿走。AI 给的代码也是一样,你得审查它、测试它、要求它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把它当成一个需要你指导的、虽然聪明但没有主见的实习生。
苏哲: 这个比喻太到位了。看来 Vibe Coding 是一种非常系统化和精细化的开发流程,它真正将 AI 融入到了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并且强调了人类的主导作用。最后能不能再帮我们总结一下 Vibe Coding 最核心的几个要点?
诗涵: 当然。首先,Vibe Coding 是一种全新的软件开发范式,你和 AI 是对话式的协作伙伴,AI 不再只是个工具。其次,它极大地加速了从想法到产品的过程,让更多非技术背景的人也能参与创造。核心玩法是你扮演“战略家”,AI 扮演“执行者”,通过清晰的目标和迭代反馈来驱动开发。要做好它,你需要遵循一套结构化流程,从写好愿景文件开始,到做好原型设计和迭代。最后,记住“基础优先”、“好的提问技巧”和“质量控制”是成功的关键,同时一定要避开那些懒惰的陷阱,比如随便提问或者全盘接受AI的第一个答案。